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1159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理工大專講師撐嚴打示威者 甩底交流會遭300學生狂轟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HKCC)講師陳偉強早前批評《禁蒙面法》刑罰過輕,又指政府應出動解放軍對付示威者,其言論惹學生不滿。逾百學生昨在課室圍堵陳近五小時,要求他道歉,並冀校方將其辭退。理大專上學院今午二時半舉行交流大會交代昨日事件,約三百名學生參與,惟陳偉強未有現身,部份學生不滿並離場抗議。專上學院學生會內務副主席謝子樂會後向記者稱校方會暫停陳偉強本學期的職務。

院長 梁德榮
理大香港專上學院院長梁德榮

理大香港專上學院院長梁德榮於交流會開首先稱讚在場學生秩序良好,及後隨即宣布陳偉強未能出席,大批學生不滿離場抗議,又高叫「釋放陳偉強」、「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等口號。約百名學生續留禮堂,輪流向院長及保安經理提問。

學生提問時均批評陳偉強「龜縮」,要求院長梁德榮交代陳未能出席的原因,又促請校方對其言論作出處分。梁德榮回應指於二時二十一分收到陳偉強未能出席的消息,稱尊重其決定。有學生問及陳多番以學院講師身份公開發表譴責示威者的言論有否違反教職員守則,梁德榮僅回應會提醒他接受訪問時不應提及學院講師的職銜,並指接受訪問是其私事及權利。有學生關注被捕後會否被開除學籍,梁德榮指不會開除被捕學生,又指校方有法律及心理輔導等支援。學生輔導處社工陳國強亦主動提到會陪同被捕學生面對司法程序,有需要時老師會進行家訪和陪同上庭。

謝子樂
理大專上學院學生會內務副主席謝子樂

理大專上學院學生會內務副主席謝子樂會後接受記者訪問,指校方會安排另一名講師,代上陳偉強的課堂,並暫停他在本學期的職務。理工大學校董李傲然指校方應制定警方進入校園執法的應變措施,校方亦承諾下星期會於紅磡灣校園再舉辦交流會讓同學再就有關問題再作提問。

學生斥陳偉強報警有違師德 促儘快面對學生疑問

工商管理系三年級生Peter斥陳偉強作為老師只懂逃避,對其未有出席交流會感到十分失望。Peter又指陳偉強面對學生質詢不肯解答反指學生干犯非法禁錮而報警處理,「陳偉強講得呢番話應該預咗會有學生問佢點解,但佢唔回應之餘仲報警拉返學生」,炮轟其做法「出賣學生,有違師德」。

社工系二年級生Pink指昨日學生並非禁錮陳偉強,只是在課室高叫口號,反被指「非法禁錮」是非常無稽。對於陳偉強未有出席交流會,Pink指「做人老師淨係識逃避問題,簡直枉為人師」,促陳偉強儘快現身向學生交代清楚。

記者:李珈旻

版權: 

梁天琦刑期上訴 裁決押後 數百人齊唱《十八》送囚車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三年前大年初一至二的旺角騷亂,本土民主前線前發言人梁天琦、盧建民和黃家駒各有一項暴動罪成,分別被判囚6年、7年和3年半。他們分別就定罪及刑期提出上訴,高院今早審理他們的上訴許可申請,裁決押後。

無關事件納入判刑考慮 梁天琦要求減刑

犯人欄內的梁天琦,精神飽滿;盧建民則剪了一頭非常短的頭髮。

梁天琦去年承認一項襲警罪及被陪審團裁定亞皆老街暴動罪成,獲判6年監禁。而案發時間較早的砵蘭街暴動罪名,則未達大比數的有效裁決,重審後被裁定罪名不成立。他只就刑期提出上訴,由資深大律師駱應淦和大律師陳偉彥代表。

資深大律師駱應淦陳詞指,梁天琦未就砵蘭街的事件被定罪,原審法官彭寶琴卻將砵蘭街的事件,納入判刑的考慮因素,是原則性犯錯。

駱又認為,原審法官彭寶琴見在場聚集的人士戴口罩,而將事件定性為有規模、有組織和有預謀,是明顯偏頗,因口罩和頭盔等可用以保護自己,不一定用作犯案用途。

原審的判刑理由提及,梁天琦在亞皆老街被捕後,有人在快富街縱火。駱指,沒有證據顯示梁身處該處和與起火事件有關。他批評,法官提及快富街的事件,是籠統說法,不應作為量刑的考慮因素。

駱認為,暴動罪量刑應考慮被告自身的參與角色。但是原審法官卻指梁天琦不是單獨行事,因此無就其參與角色去給予不同比重。

掟水樽判囚7年 盧建民大狀指量刑過重

陪審團裁定砵蘭街參與暴動罪成的盧建民,獲判囚7年,為是次旺角騷亂事件中最重的刑期。他就定罪及刑期提出上訴,由大律師劉偉聰代表。

劉偉聰陳詞指,原審法官引導陪審團時,將被告犯案時的「心思意念」,與非法集結的「共同目的」混淆了。劉指,即使聚集的人有意圖去犯案,但是若果他們背後沒有共同目的,都不能被視為集結在一起。

上訴庭法官彭偉昌質疑,去年原審時,控辯雙方有一至兩日時間去檢視法官的陪審團指引,現階段才提出該指引有問題,問劉是否即是承認疏忽。劉回應表示,當時未參透這個控罪元素。

就盧的刑期,劉偉聰認為盧向警員掟水樽和泥沙,性質較楊家倫案中涉及的火燒的士輕微,因此原審法官量刑過重。此外,劉認為將被告戴口罩視為早有預謀犯案,是過度推論。

一時義憤掟發泡膠箱 黃家駒大狀指量刑過重

去年1月開審時承認於亞皆老街參與暴動的黃家駒,獲判囚3年半,現就刑期提出上訴,由大律師陳銚明代表。

陳銚明指,沒有證據顯示黃早期身處砵蘭街,他當日只是路過亞皆老街,一時義憤而用發泡膠攻擊警察,當時未有人開始掟磚或玻璃樽。陳表示,原審法官量刑時,不應假定黃預知他被捕後所發生的掟磚事件。

鄧浩賢案中,被告搖鬆路牌及掟磚,當時有100至200人聚集,最終有29名警員受傷。該案就鄧浩賢的量刑起點為4年半,而此案的原審法官就黃家駒的量刑起點亦相同。陳銚明認為,比較兩人的行為,黃家駒的量刑起點是過高。

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回應指,暴動罪量刑並不能單獨考慮各犯案者的行為,此案的參與者是倚仗人數才能繼續,因此量刑要視乎人數、時間、暴力程度和規模。梁又指,梁天琦和盧建民一直身處砵蘭街,耳聞目睹並清楚事情的發展。

上訴庭宣布押後書面裁決。

IMG_4010

數以百計市民聲援送囚車

大批支持者早上到場聲援。據知,今日凌晨1點多便已經有市民排隊輪候旁聽籌。至早上9時,逾200人聚集在囚車的出入口,並高叫「香港人,反抗!」

聆訊結束後,逾400人散布在天橋和囚車出入口,等待囚車駛出,期間不時齊唱《十八》和《願榮光歸香港》。

IMG_4017

另外,本民前發言人黃台仰和創會成員李東昇,原為同案被告,自2017年尾缺席審前覆核後,一直遭通緝至今。他們今年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時,始透露去年已獲德國政府批出難民身份,現時定居當地。

有關2016年旺角騷亂的案件,至今共有22人被裁定「暴動」罪成。事發至今逾3年半,仍有一宗涉及「旺角女村長」畢慧芬的暴動罪案件正在區域法院審理;另外一宗涉及3人暴動及刑事損壞罪名的案件,則排期至明年4月於區域法院開審。

記者:黎彩燕

版權: 

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警權無限大,人權被出賣——譴責警方濫捕新港城保安

$
0
0
內容: 

今天傳媒報導,警方以「阻差辦公」罪名拘捕五名新港城保安。本會對是次濫捕感到非常憤怒,此舉明顯意圖恐嚇前線保安員,必須無條件放任警察進入私人地方。當警權監察機制徹底失效,警員已成為不受限制的野獸,香港市民人人自危。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查辦濫權警員,革除制度流弊,已成為當下香港社會最迫切的問題。

事緣2019年10月7日,大批警察在馬鞍山新港城門外試圖闖入商場,幾名保安員一度攔阻,未幾已被警察強行推門進入。警方在10月8日的記者會表示,接報新港城有店舖及港鐵站設施被破壞,所以需要進入商場處理。但事實上,當晚警方並無調查被破壞的店舖和港鐵站,只是以「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罪名拘捕了一名男子。

《警隊條例》清楚界定,只有在「有理由相信須予逮捕的人」在私人地方時,警方才可以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進入私人地方搜查。假如警方不知道犯案人的身份,則進入私人地方只可能是為了初步調查,而非合理懷疑有「須予逮捕的人」身處涉案地方。與此同時,當警察要求進入私人地方,市民有權要求他們提供原因,解釋有何合理理由相信有「須予逮捕的人」在該地方,例如須予拘捕人士的所干犯的罪行、衣著 、特徵 ,以及認為須予拘捕人士已進入或置身在私人地方的原因。要求警察澄清以及與警察理論,並不構成阻差辦公。

只要警方能夠清楚提出合理理由,表明須在緊急情況下作出拘捕行動,前線保安不可能蓄意阻撓執法。今次拘捕行動,明顯旨在恐嚇前線保安員,必須在任何情況下聽從警察指示。今天警察的權力無從監察,濫捕成為常態。民意調查顯示八成市民表明支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但特區政府依然冥頑不靈,繼續包庇濫權的前線警員,足以說明從上到下,香港警察均已出現制度性腐敗。

假如保安員有刑事案底,將無法申領保安牌照。無論攔阻警方是否出於上級指示,物業管理公司都有責任全力支援被捕的保安員。香港社會現正處於非常時期,保安與警方交涉時存在法律風險及行業風險,背負巨大壓力。本會呼籲市民,體諒前線保安員的困難,避免苛責身不由己的基層員工。與此同時,本會向香港政府嚴肅警告,今天警察的公信力及形象,已大幅倒退到廉政公署成立之前的年代。以強權惡法壓制人民,縱能逞一時之快,長遠只會置香港警察於萬劫不復之地。

版權: 

立法會重開,又到收成期

$
0
0
內容: 

1.
八月時,本人的想法是,政府有兩個「恢復正常」的指標,一是學校復課,另一個是立法會復會,令政府施行的「政策」,重新回到親建制媒體的輿論領域中。

如果立法會開番,CCTVB 之類,又可以不斷重複播音扮正常。

明天就是這樣一個重要日子,財委會(上午9時)和內會(下午2時半)分別會選舉主席,打開立法會的新年度。

2.
公眾眼光或者聚焦在下週三的立法會大會,到時除了政府會發表施政報告,李家超也會就逃犯條例修訂恢復二讀及宣布撤回。

但其實《施政報告》既非撥款也非法例,只是林太的計劃書,根本不須立法會批准。致謝議案辯論也是多舊魚。立法會大會未來的焦點,或者是國歌法恢復二讀。

在立法(大會)和申請撥款(財委會)之間,其實往往是申請撥款更重要。而在預算案和財委會兩個審議撥款的平台,又以後者對政府施政的影響更直接。

這裡暫不從頭說明香港公共財政的形式(筆者也非專家,只是比一般人涉獵稍多)。

簡單來說,任何新政策,就要額外撥款、額外開設新職位和啟動工程,政府便需要去財委會申請撥款,因此財委會便是每項政策的鬥爭平台,即是施政的主要引擎。

阻止或延緩財委會運作,便等如阻止或延緩政府施政。所以在很多意義上,財委會重開比施政報告公布,意義更重大。

3.
而財委會的日期時間,是由主席設定的。

選到主席,才有議程。選唔到主席,就永遠冇日期時間,永遠冇議程。

而當財委會選到主席,重啟議程後,放在眼前,至少有兩個極大爭議的項目︰

(A) 公務員加薪,包括警隊加薪

(B) 中部水域人工島相關研究的5億撥款 —— 政府拎到這個錢,明日大嶼便可能變焗熟蛋糕。

4.
就算未有反送中,社會早已 going past「拉布」這類思路。

事實上這幾個月的血海深仇,亦早就突破了社會運動的幅度,而成為具體的戰爭。

我不認為巿民應該輕言付出高成本去阻止立法會進行,但同時也完全想像不到新一年的立法會是怎樣的。

《緊急法》已實施,任何一日會再進一步,宵禁、禁網、封鎖資訊、凍結部分人的資產,甚至局部外匯管制。

6月初至10月8日,拘捕人數已去到2363人。

721,811,831,新屋嶺 —— 我們還需要原因嗎?

點解仲要開會?

醫院學校都唔撚應該批啦!(贊成一單,咁單單都要諗贊唔贊成)

如果無法完全阻止,啲議員應該要係點樣?香港人選啲議員入去,議員能否盡力去癱瘓佢?

議會的唯一用途,就是消滅議會。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P.S.
可能有好多朋友會話,都打緊交啦,議會仲有咩意義?

我的理解是︰無論誰是議員,一日香港未有民主政制,一日立法會都是施政引擎,咁邊個人類咁岩關事,就有責任要去阻住佢運作。

議會係戰線,如果逼到政府有一日成立臨時立法會2.0,咁撤資就更快。

最終如果香港人竟然有「贏」的一日,就是北京在中國的政權和貨幣全面崩潰的一日。就算有可能發生,這將是無比漫長的路,最最虛妄、最最離地、最最不切實際的幻想,都要以十年計。

過程中,香港人就是要用盡每一條戰線。

公務員加薪(包括警隊加薪)撥款文件

明日大嶼撥款文件

版權: 

香港人被摑醒了

$
0
0
內容: 

「加油」是打氣口號,「反抗」是行動口號。10月4日,政府訂立《禁止蒙面規例》,「反送中」運動其中一句最平和的口號「香港人,加油!」於同日被升級為「香港人,反抗!」。

從加油到反抗,從打氣到行動。香港人開始意識到不但要在各自崗位上各有各做,兄弟爬山,姊妹游水,各自努力,更意識得到,各有各做的內容和方式都應該朝著反抗威權的方向進發。全民最容易實踐「香港人,反抗!」的,應該是退休人士,他們已沒有工作的限制,不需為五斗米而折腰。多次警民衝突現場,我們都經常聽到有長者對警察說:「來吧!一槍打死我吧!」其次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年青人,他們無權而往往被打壓,已習慣於家庭及學校分別對家長及師長作出陽性或隱性的逆權行為。剩下來的就是那些每天輾轉反側才睡得兩小時,一早拖著疲憊的身軀,擠進不清楚往那裡去的列車,吞下不知名食店的午餐,光顧不知名店舖的零食,喝下不知名茶點的咖啡,咽下那不知所謂的老闆的那啖氣,最後走進不知名的銀行撳錢出糧,為的是要返工為生,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打工族。

「香港人,加油!」為他們來說,是一句非常悅耳的「鴉片」。10月4日,彷彿世界一切都改變過來,他們醒覺要開始落實罷搭黨鐵,罷吃吉野家,罷買360,罷喝星巴克,罷用中資銀行......他們有此升級改變,是基於憤怒。他們不憤政權及警權合謀,不讓市民有蒙面的基本權利,卻容讓警察可繼續蒙面,躲在法例的背後,繼續作威作福。他們深深知道蒙面法是緊急法的前奏,事到如今,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緊急存亡之秋,是時候於生活中作出反抗。不要小看口號的改變,耳濡目染,聲音影響情緒,情緒影響思想,思想影響行為。香港人這次的升級是政府領頭的,是一次認真的抗爭,是一場零和遊戲。香港人以往的抗爭只是口號式的,這次是生活上的抗爭,再以口號強化升級,再配以生活上的印證,再被政權及警權推動升級,再以口號進一步强化,如此類推,運動一發不可收拾。

「是你教曉我,遊行是沒有用的。」這不是一句口號,是一句久不久會在街上見到的解說。香港人醒覺了,說得準確些,是香港人被政府摑醒了。

那邊廂,政權及警權同樣覺醒及升級了。行政長官面見市民但同步準備立蒙面法,一手軟一手硬,以為這些咸豐年代的方法可重施故技。怎知道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開SHOW」後要呆等四小時才可回家,為的是要避開市民的向她開的另一場SHOW。林鄭月娥醒覺到她的政績在市民眼中是何等卑劣!她自言只剩下三萬警力,孤獨如喪家狗。只可惜這三萬警察最終亦不會歸於其門下。警權亦好不到那裡,亞洲最優秀警隊這美譽於2014年初早已失掉,經過四年多努力,以為市民已將雨傘運動的歷史一一忘掉,可以返本。

這次反送中運動,警察的獸性重現,更一發不可收拾。過程中,他們有升級:市民蒙面,他們又蒙面;市民用雷射筆,他們又用強力電筒;市民行動升級,他們又將濫捕及濫暴以倍升級;市民稱呼警察爲黑警,他們又稱呼市民為曱甴。盧偉聰跟林鄭月娥合謀以蒙面法恐嚇市民,讓全民面孔經過面容辨識系統作分析,方便日後拉人封艇。10月4日立法當天,警察才醒覺原來市民並不介意多關一年監,因為他們已寫好遺書。他們當天被市民其中一句口號「解散警隊」活生生地被「掌摑」了。他們當天才醒覺到他們被稱呼為垃圾,才明白「沒有垃圾就沒有曱甴」這個生活大道理。

只可惜政權和警權的醒覺來得太遲。市民現時是要反抗,反對無理的當權者,回覆香港昔日的光輝願景,即是林鄭月娥口中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長堤潰蟻穴,君子慎其微。雖然林鄭月娥稱不上是君子,但仍然是一市之首,她的一言一行,可能影響深遠。香港這一場逆權反抗變革可能有蝴蝶效應,為世界帶來新的一頁,屆時,這位市長將會是蝴蝶之后,革命之母。回說香港人,我們安逸了數十年,開始醒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道理,是時候打破一直以來有序的混沌,來一場狠狠的掌摑之戰。

香港人,反抗!

版權: 

傘花流水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傘花流水(落花流水 歌詞)

何解 淚再落愁困這港灣
何解 令憤恨全城積壓
就有位考試好贏成性
豪無自知喪失心智
預有天收 奇葩

生活 被逼得就快要出家
身體 尚要受極權擺佈
要是 彼此都有些說話自由
就說香港 加油

全港九撐傘影響整個宇宙
高歌一曲哈利路亞
這裡有人若聽不見 定是來自另一邊
水點施壓破壞石頭 花傘飄落植人心中
照李小龍說 Be Water My Friend

流水 亦進亦齊落議會衝
無首 但信任共同心志
若哪天得勝以後回看
無懼付出理想不棄
沒缺一位 孩子

革命 尚有待成就要加油
傘運 別過又回來擋雨
堅守 始終一致的信念前行
直至煲底 相見

如果想警察繼續這個責任
分發測謊機作配備
這裡滿城歷劫滄桑 亦是由自這精兵
七警私了變做罪人 師弟依舊目無法律
壞事一做了 就跟一輩子

不敢想 當天西鐵遇襲沒一警察
現在重提 還要慶幸
皆因 警黑一途 原是賊
棍襲來 亂開鎗

全手都鮮血死撐 一個政權
編織謊話 一個國王
這裡次年若有風景 或像時下看新彊
小子英勇切莫做奴 師長堅毅勿忘初衷
患病的城市終必能自救
但是經歷過豬瘟由共鎮

咸魚 10/10/2019

特首閣下,你有無帶腦返工架?

$
0
0
內容: 

《反蒙面法》實施不到一周已有超過八十人被捕,當局指立法為特別針對青少年,因為中學生是未來社會的棟樑,然而,當權者的行為令人感到詫異,民調結果又公佈了,反對率接近七成,其實問責團隊中有多少人真的為香港的前途在奮鬥,公眾不得而知,但肉眼所見,有時間思考的官員實在不多,而即使現在學會反思亦已經為時太晚了。

促成這場反送中運動的,不是人民,而是味於形勢的統治階層,如果當日,政府內部真的有反思過,且有丁點政治智慧,手法處理得宜。根本不會造成今日的局面,錯判形勢直至今天,如果團隊有足夠的勇氣,也不用想出什麼新招,只需在六月九日的晚上學一學零三年的董建華,撒回草案,便可把運動粉碎於萌芽的時候,可惜,這是一個離地特首自編自導的悲劇,更叫香港人賭上自己的前途為她埋單,說這個特首,沒帶腦袋上班,其實已經給她留足面子了。

猶記得當年董伯伯下台的時候說過,自己的辦公時間,由早上七時至晚上十一時,然而,那是太平盛世,如今,似乎,七至十一這個辦公時間得繼續延長了,不過延長了也沒有多大用處,畢竟在大眾看來,不是時間的問題,團隊根本就沒有思考怎麼遠飛,或者他們連起飛都不懂,何況遠飛?「不仁者而居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在他們身上表露無遺,某位上位者,從政四十年,以打得聞名官場,但當她成為了第一把交椅的時候,表現可以如斯的金草莓化,大概只是因為整個都團隊都在尸位素餐,自六月九日開始,三司十二局,乃至整個行政會議都如行屍走肉般指揮著整個香港的運作,可笑的是曾經作為政策智囊的中央政策組亦於去年解散,姑勿論,前中策組的成員立場如何,但歸根結底,起碼還有多幾個人出謀獻策,不致出現像今天般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固然特首會說,在參選的時候已提出成立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以取代舊有的中策組。然而,也許是因為宣傳不足,又或者是筆者過於懶惰,第一次知道這個機構的存在,是因為部門的總監馮程氏捲入其夫的醜聞當中,才知道有創新辦的存在,以往各個新聞節目都會就不同的社會議題訪問中策組的顧問,而現在這個畫面已經不再,而筆者亦實在不知道特首閣下是聽了誰的建議,死不回應,導致今日的局面。

當前線的手足們面對十年監禁而面不改色,你以為會怕人把刑期往上加一年嗎,別傻了,你沒有政治家的智慧,也請你動動你生銹的公務員慧根,別侮辱了全港廿萬公務員,他們都很聰明的,只是在上位以你為首的管治班子太不堪而已。
一個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面對接近七成的反對率卻仍然安坐上位,有一支唯命是從的部隊,其實很足夠了,特首閣 下,請你不要害怕,繼續展現真的的風采吧,那支三萬人的雄師叫人望而生厭,卻沒有人可以動搖他半分,這就是現在的香港,既然已無力回天,那就由它沈淪吧,反正你不在乎身後名,香港人既然己被人拉上這條不歸路,也就只能硬接你這一招了,有點遺憾的是,你作為港大畢業的天子門生,腦袋堪比大草包,連香港人的想法與底線都不了解,這六十年的飯,你算是白吃了。

香港人從來都「搵食」至上,你不做得太過分,沒有人有這樣的閒心天天跟著你勇武,而最根本的問題是即使回歸廿二年,人心依然未回歸,而在人心未回歸的時候,你推出什麼緊急法,其實只會適得其反,而這種反彈令你任內以至往後的特首施政都會舉步維艱,因為本來就不多的信任,被你完全消耗迨盡,是功是過,留給歷史判斷吧。

擱筆之際,耳邊傳來新屋嶺警暴的惡行,心在淌淚,香港真的會因你一己之私,萬劫不復嗎,收手吧,你已滿手鮮血了,特首閣下,如果你良心未泯,還想為香港做點事,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吧,五大訴求,缺一不可,願榮光歸香港!

說真話的勇氣

$
0
0
內容: 

試問要鼓起多大勇氣,一位女同學,才可以除下口罩,以真面目示人,坦然訴說自己被性侵的經歷,並且披露個人成長的傷痛。

想像一下,她可能會因此被起底、被滋擾,甚至被報復,不知還要承受幾多傷害,就可感受當中的壓力。

吳同學如此鼓起勇氣,不顧後果,為的是什麼?她的要求很卑微,她只希望校長可以出一份聲明,與同學們一起,譴責警方的暴力。

她沒有要求校長必須要為她討回公道;她沒有期望,校長可協助她將施暴者繩之於法。雖然,這些其實本應是一個被施暴的同學,對於校長的合理期望。

只是出一份聲明,一份聲明。校長首先是裝作沒聽見,回應時隻字不提「聲明」,然後再泛泛而談「所有嘅暴力我都會譴責,包括警方嘅暴力。」聽到這番冷漠無情的回話,難怪台下即時一片嘩然,粗口滿天飛。

面對血淋淋的暴力,受害的學生就在眼前,校長的言辭卻只停留在抽象和空洞的言詞。明眼人都看得見,校長言詞閃爍,刻意不著邊際,就是要逃避觸碰當權者的神經。在權力面前,校長選擇了跪低,拒絕說出真話。

吳同學和段校長,在權力面前,作出了不同抉擇,對比是如此強烈,誰是巨人誰是侏儒,從來不取決於你的地位和權力。

我想起中大校園內,早前出現在理學院前面空地上的字句「理學求真,沒有公義,真理何在?」段崇智,你不單枉為校長,也枉為科學家了。

版權: 

首先是一個人

$
0
0
內容: 

我們全部都首先應該做左一個人先。

我不是一個稱職的校友,自三年前畢業後真的不太多跟進學校的事情,包括對新校長段先生其實認識都是不多。

但我猜,我應該沒有忘掉這所學府曾給予過我的東西,尤其是價值。

尤其是在再次看見有人不明不白就死去了的這個晚上,其實看見晚上段校長的態度、嘴臉和言論,其實心裡震驚也哀傷:這所學府被這些人代表其實真的是很丟臉。我不知道他有甚麼計算、有多少利益瓜葛、有多少外在壓力或威脅的限制,但我認為這樣的人真的稱不上為一個人。

面對眼前的不公視而不見,面對眼前的暴行視而不見,又或強行找些角度去說服自己可以「理解」甚至「接受」這些暴行,繼而各大五十大版,這樣的人,其實不能夠值得被稱為一個人,不要說是被尊稱為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我不會忘記,這所學府的一切是如何讓自己成為今天的自己,我更不會忘記這所學府的一切是讓我知道對「價值」有所堅持是怎樣的一回事。而我對自己的期許同樣是,期望自己、要求自己能帶著那裡有份培養、賦予於自己的價值,緊握著他們繼續走下去。

因此看到這所學府被這樣的人玷污,其實是會好嬲也好難受。

因為自己的經歷,跟沈校長有點交集。縱使沈校長都是有很多現實上的計算(對不起沈校長,我知道你也大概會看到這個帖子),縱使在面對某些巨大的壓力時,還是會有低頭的時候,縱使有不少沈校長作出過的決定,我是完完全全無法糾同的,但我還是很清楚記得我看見的沈校長,是一個人來的,起碼在某些時刻,我會從他身上看見一個「人」的模樣。在某些時刻,我還是會對這個身處權力高位的人有點尊敬。

我當時以為沈校長是當個合格校長的最低門檻、符合最低要求的模辦,但是放在今天也許已經是一個不可高攀的高峰了。想到自己這時竟有感激沈校長的情緒,實實在在地是覺得有點可悲。

任何面對這樣的暴力還找一個所謂「安全」的位置去站的人,任何面對這樣的暴行還因為種種計算而不夠膽公開走出來的人,其實不可能值得被稱為一個人,因為你這樣做是鼓勵著暴行的發生。若果是飽遭壓迫的人,這樣做還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同情;但如果你是有權力、有地方的人,抱歉,你這樣做就是暴行、禽獸的同謀。

大佬,是最為可恥的性侵、性暴力,而且還是在持著極度武力的情況下進行性侵;大佬,是對著人胸口進行畜意謀殺;另外還有幾多血呀,大哥。面對這樣的人還在利益或威嚇下跟他們為伍?!?!

抱歉,所以你不可能被稱上為一個人,段先生,吳樹培先生。你們不值被稱上為一個人,因此不可能會尊稱你們為教授,更不可能被稱上為校長、副校長。

因為你們不配。

同樣在這個晚上,儘管已經有點陌生,這所學府還是那個熟悉的那所學府。那段氣息還是是一樣的。儘管已經不再一樣,因為染上了鮮血。

很感謝那些親身經歷過去那些可怕暴行的手足,站起來向這些人控訴著,祈求著這些相比起來很有很有權力的人,可以對著這些暴行做點甚麼甚麼的事情,不要繼續離他們而去,且站在虐待他們的一邊。感謝這些手足,那些血那些暴行,我們不會忘記。

也感謝你們,好像真的令段先生有一點點改變。

我不知道這個期盼是否很天真,但是我還是很希望,在這個黯淡得無日無天的暴政下,沈校長、段先生這些有權力、有地位、有影響力、受社會尊敬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論怎樣都做點甚麼,不要把被壓迫的人們再繼續推向血和死亡了,拜托。

已經有好多好多人死去了,拜托。

我真的希望,不論怎樣,我們全部都可以做左一個人先。

題為編輯所擬

版權: 

中大教職員聯署聲明:《吳同學,我們與你同在》

$
0
0
內容: 

我們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教職員,昨天晚上(2019年10月10日)在校長段崇智教授與同學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中大教育學院吳同學除下口罩,公開控訴警察在拘捕與扣留期間,性侵犯及暴力對待她與其他被捕者。我們對此感到極度震驚和痛心,並對吳同學致以深切慰問。

過去幾個月,我們在街頭和媒體直播,目睹警察在執行職務時,時常沒有出示委任證,不必要地使用過度暴力,對抗爭者、普通民眾,甚至記者隨意作出各種攻擊和羞辱。我們對警察此等目無法紀的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吳同學今天冒著被抹黑起底的風險挺身而出指證,實在需要極大勇氣。除了吳同學,許多被捕者及其代表律師亦已發表公開聲明,指被捕者在拘留期間,受到各種不公平的對待。我們在此嚴正要求特區政府必須立即成立獨立及具公信力的調查委員會,徹查吳同學及其他被捕者對警察在拘捕示威者後違規濫權、性騷擾、性侵及行使私刑的指控,還受害人公道,給社會一個真相。

我們身為老師、大學員工,看到同學因為關心社會而受到此等對待,實在心痛無比。同學視中大為家,我們同有此願,並希望在最艱難的時候和同學一起,並盡所能給予同學最大的支持。

我們也懇請段校長和大學管理層,在面向社會時謹守大學的道德責任,敢於向不公義說不;在面向同學時,能聆聽同學聲音,理解同學感受,重視同學訴求,並盡全力協助和保護同學,給予他們充分的關懷和支持。

吳同學,你並不孤單。在追求公義的路上,我們與你同在。

聯署人:
陳燕遐(自學中心)
周保松(政政系)
蔡玉萍(社會學系)
區家麟(新聞與傳播學院)
馬嶽(政政系)
蘇詠芝(教育學院)
陳敬慈(社會學系)
胡嘉明 (文化及宗教研究)
鄭威鵬(大學通識教育部)
伍美琴(城市研究課程主任)
潘國靈(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李雷寶玲(聯合書院)
鍾小梅(藝術行政主任辦公室)
伍桂麟(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

版權: 

吳同學冇講大話,她受性侵的地點是葵涌警署

$
0
0
內容: 

自吳同學除下面罩親身指控,警方旋即撇清無關新屋嶺,網絡亦多有質疑,筆者願為佐證協助澄清。

早於九月初,筆者已訪問過吳同學。在兩小時的訪問中,她詳細講述 831 太子站被捕者的拘押過程:

太子站>荔枝角站>瑪嘉烈醫院>葵涌警署>新屋嶺>保釋

一個月前吳同學已向筆者清楚憶述她在葵涌警署遭性侵的詳情,筆者有錄音存案。

在 927 的中環集會,仍然幪面的吳同學都有清楚交代,她受性侵的地點是在葵涌警署。

回顧她向段校長的申訴

「你知唔知道被捕嗰一刻我哋會被警方收電話?會用粗言穢語鬧我地。
你知唔知道警方要我地去邊就去邊,入黑房就入黑房,除衫就除衫。
你知唔知道我地有人俾速龍用棍打到呢刻都要覆診?
你知唔知新屋嶺個搜身室係全黑架?
你知唔知唔止我一個受到性暴力?
其他被補人士遭受不止一名警員不分性別性侵和虐待。
你知唔知我地俾人打時,港鐵職員望住我地視而不見?
你知唔知我地係拘留過程中俾人肉隨砧板上任人魚肉?」

她在申訴時不可能詳細交代時地,只能概述她和一眾被捕者的經歷。

除了極少數變態,沒有人會預先拿著錄影機錄音機侵犯受害者。因此性侵的控訴從來都相當依賴受害者供詞,這是無奈亦殘酷的事實。一些受害者因創傷而記不清楚時序,不幸地由原告變被告。

然而吳同學由始至終都沒說過她在新屋嶺遭性侵。筆者特地重聽訪問錄音,她的證詞與她在中環在中大的發言一致,沒有出入。

筆者沒有資格對恩恩怨怨置喙。但僅論 8.31 被捕的遭遇,筆者從未見吳同學有誤導隱瞞說謊。

謹此澄清。

版權: 

反送中運動首名被控議員 許銳宇阻差辦公案獲保釋 押後下月再訊

$
0
0
內容: 

沙田區議員許銳宇(穿灰色西裝者)

(獨媒特約報導)7月14日沙田大遊行中,示威者於沙田鄉事會路十字路口集結,防暴警察追至並衝入新城市廣場,及後造成嚴重警民衝突。沙田區議員許銳宇當日身穿反光衣,以區議員身份在現場,並曾被報章指控於現場假扮記者。他於8月30日,即「人大8.31落閘五周年」遊行前夕警方的大規模搜捕中,因此事被捕,被控以一項「阻差辦公」罪名。他亦是首位因「反送中」運動而被正式落案起訴的議員。案件今早於沙田裁判法院提堂,許銳宇獲准保釋候審。案件押後至11月11日再訊。

現職為沙田區議員、31歲的許銳宇,被控一項「阻差辦公」罪名。控罪指他於7月14日於新城市廣場一期L3層中庭故意阻撓在正當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即警署警長葉克勤。

7月14日當日,防暴警察衝入新城市廣場後,與商場內的示威者及市民爆發衝突,有便衣警員遭人「圍毆」,多名市民於商場中庭高層向警員投擲物品,警員一度施放胡椒噴霧及使用警棍驅趕。據了解,許銳宇當時於新城市廣場嘗試拉扯一名被警察捉著的人士。

控方申請將案件押後4星期,至11月8日再訊,以翻查案發當日現場附近的錄影片段,作進一步調查,期間不反對被告保釋,但要求保釋期間不得離境。及後裁判官李志豪要求將案件再押後至11月11日,控辯雙方均無反對。辯方代表石書銘大律師雖認為2,000元的保釋金額已經足夠,但願意將保釋金額加至5,000元。而辯方亦反對不准離境的禁令,因為被告任職區議員,需要「帶團同街坊去唔同地方」,以履行區議員職責,而他亦已報名參選區議會選舉,若禁止離港將影響他與街坊之間的親密關係。他亦要求每周到田心警署報到一次,惟裁判官認為每周報到3次方為妥當。辯方亦指現時為區議員選舉期,許需須理選舉事宜,要求減少報到日子及延後報到時間。及後裁判官答允。

許銳宇最後獲准以5,000元現金保釋,期間可以離境、每周須到田心警署報到兩次。案件押後至11月11日下午2時半於沙田裁判法院第一法庭再訊。

20191011100510_IMG_9321

一眾沙田區政成員包括沙田區議員丘文俊、趙柱幫及陳兆陽等均到法院支持許銳宇。保釋後許銳宇與眾成員高呼「無懼政治檢控,議員履行職責無罪」,並稱「我哋會繼續努力」。自「反送中」運動開始以來,共有3名沙田區議員被捕,除許銳宇外,還有黃學禮及李世鴻,而另外兩人均仍未被警方落案起訴。

已報名參選沙田區議會翠田選區的還有林玉華。

記者:黎彩燕、何紹軒

中大校長段崇智與學生「對話」 連番拒正面回應遭斥中大之恥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中大校長段崇智,昨日(10月10日)再度與學生對話,但連番拒絕正面回應學生的問題,引來多次噓聲,有人斥段是中大之恥。段崇智離場時被學生包圍,再度與學生閉門會面後態度軟化,才順利離開。

中大學生上週四在校園內發起罷課遊行及集會,聲援過去四個月來被捕的多名中大學生,有因學生打破行政樓玻璃,要求與校長段崇智會面。當日段崇智倉促在祖堯堂和烽火台前與學生會面,惟對話期間多番口角,最後才答應學生將安排正式對話,定於昨日舉行。

對話開始前,已有逾過千名學生進場等候,今次會面再次由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擔當主持,副校長吳基培教授及吳樹培先生陪同段校長出席。

是次對話分別以抽籤及書面兩種抽出,讓學生向校長提問。段崇智在對話開始前,指各方人士都對現時中大表著關心,「中大人都會對中大著緊」,又強調自己並非「官式回應」而是「堅守學術方式解決問題」。他指自己團隊正面對「前所未有的狀況」,希望能與同學「團結一致,渡過難關」。

Untitled

對於現時的社會困局,段崇智認為問題「好深層次」,希望政府「盡快盡心盡力去處理問題根源」,又促其進行「全面多方位的獨立調查」,慨嘆目前校園氣氛「繃緊」。他重申會對同學提供法律及經濟支援,又強調「無犯事」的同學到內地實習會受保障。

惟段崇智談及校園內被張貼文宣及塗鴉時,形容為「校園受大範圍破壞」,對此感到「痛心」,斥破壞者未有考慮「一磚一瓦背後的心血」,妄顧其他校園使用者的想法。對於日前內地生於宿舍懸掛國旗一事,他又譴責欺凌相關同學的人。最後,段崇智強調「博文約禮」的校訓,望設立跨部門小組加深了解同學意見。

全場同學對段崇智談及校園設施及國旗一事的看法譁然,不斷對指罵段崇智為「段狗」並「扮狗吠」,不時高呼「六大訴求 缺一不可」、「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等口號,並高唱《願榮光歸香港》,甚至拋出一個眼罩至台上。有同學向段崇智送上載有催淚彈的防水袋,望段能了解前線學生的感受。

Untitled

上週的對話中,段崇智未能回應什麼是「五大訴求」,昨日再被學生問到什麼是「六大訴求」,段崇智聲稱知道,但表示「不是不方便,而是不願意回答」。學生再次追問誰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設計者,段崇智仍堅拒回答。

段崇智亦被問及多項關於校園及教學細節,但段的回應反映他不熟悉相關事務,引來學生一片噓聲。有學生及校友又指不會稱呼段為「校長」,而會稱其「先生」或「教授」,視其為「中大的恥辱」,認為段崇智連番迴避問題,段崇智表明自己之後會「補習」。

Untitled

多名學生及校友詢問被捕同學實際數字,以及事後校方如何支援涉事同學。段崇智初時回應指超過30個,但再被追問詳細數字時,卻無法應對,需由副校長吳基培逐一回答,指有32位同學因不同罪名被捕,當中有人遭受警暴。段崇智再次強調學生事務處會向同學提供法律及財政支援,並保證會可延長被控同學學位兩年,而超過兩年的刑期,會啟動機制逐一個別考慮,目前已經與2位被捕同學會面。

被問及對《禁蒙面法》的看法,段崇智強調大學校園不屬於條例的實施範圍,又解釋立法會28日內會對法例有所修正,法庭也會有處理。期後,更有同學向段遞上各系會聯署的反對聲明。

被問及面對警察濫用暴力,不少同學期望段作表態,甚至特定向警察發聲明譴責,惟段崇智稱「不介意」再次重複早前說話,即「譴責任何形式的暴力」,尤其是毀壞公物及剝削人身自由的暴力,但未有回應會否譴責警暴問題。
 
日前防暴警察於午夜時份,到大學站截查五名同學,鄰近大學的馬鞍山新港城中心,亦發生保安力抗警察入內而被控「阻差辦公」罪名,不少同學表示擔心上學時的人身安全。段崇智回應指有篷位置的屬於港鐵大學站的範圍,調查得知當晚警察接報有人破壞港鐵站而到場視察。段崇智指當日保安組隊長亦有到場,但因屬港鐵範圍而無法進入。

與此同時,近日港鐵服務經常出現關站及提早結束服務,段崇智被質疑校方常常太遲才公布上課安排。有部份同學詢問為何不停課,段崇智則反駁「仍有同學願意上課,不上課是你的自由」。

有兩名內地生提問,不過兩人立場卻南轅北轍。一名女內地生要求校方保障內地學生免受欺凌,斥香港學生破壞法治,望香港能回復昔日安寧,惹來全場喝倒采。另一名男內地生則表示一直關注六四事件,對「反送中」運動表示理解,望能化解與港生的矛盾,隨即得到全場拍掌歡呼。

Untitled

有同學向校方申請以「參與社運」為由休學,卻遭科系拒絕。副校長吳樹培向同學保證,任何理由的休學申請均會獲批准,若被學系拒絕可向他直接提出。吳樹培又澄清校方未有因清理文宣而額外以廉價聘請外判勞工,強調除早前颱風山竹等重大事件外,從未招聘外判清潔工人。

段崇智最後引用《聖經》中的「信望愛」,寄語學生「凡事忍讓,堅持目標」。段崇智離場時,被學生包圍,有兩名學生下跪,段被迫再與學生閉門對話,答應會發表聲明回應後才順利離開。

Untitled

記者:陳世浩

新屋嶺被捕中大女生除口罩控訴遭性暴 學生下跪促學校跟進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中大校長段崇智昨日(10月10日)與學生對話,其中一名曾被捕的中大女生,除下口罩控訴在新屋嶺拘留中心被性暴力對待,要求段崇智發聲明譴責,但段僅稱「譴責任何暴力」。段欲離場時,有兩名學生下跪,促校方更積極跟進。

昨日對話中,一位名叫 Sonia Ng 的中大女生,表示自己是早前民間記者會的陸小姐、新屋嶺聲援集會中發言的S小姐。她訴說自己於831太子站內被捕後,送至新屋嶺拘留中心拘留,期間受到性暴力對待。她要求段崇智發聲明譴責,惟段仍然以「譴責任何暴力」答覆,未有正面回應。

段崇智離場被學生包圍,要求發表聲明,擾釀近半小時後,才表明「我會譴責警方任何性暴力」,學生才讓路予其離開。及後,學生在段崇智上車後,再次站於車前阻止其駛走。段答應學生要求,下車返回邵逸夫堂與同學閉門溝通逾一小時,並答應一周內發聲明回應。

原定對話完結時間之後,主持人李立峯表示對話仍然繼續,但不需抽籤。臉戴黑色口罩的 Sonia Ng 隨即發言,斥校方就被捕同學建立資料庫「好冷血」,又認為校方擔心校園設施遠多於被捕同學,校長每次對話都是「意見接受,態度照舊」。她又解釋自己就讀幼兒教育,認為老師在適當時提供同學需要,質問校方是否知道學生需要甚麼。

及後她表明自己831在太子站被捕,拘留在新屋嶺拘留中心期間遭受性暴力(及後她更正她被性暴力對待的事發地點為葵涌警署)。她指自己生於家暴家庭,現在只有中大這一個家,欣賞這裡的人文精神,希望校長能夠更多關心被捕學生而非死物。她表示自己在被拘留期間,被沒收手機,受警方粗言穢語辱罵,更受到性暴力對待。她要求段崇智發聲明譴責警方濫用暴力,惟段重申自己譴責「任何暴力」,包括警察。段指出假若警方作出不合理行為,便是暴力,他就會譴責。

Sonia 隨即除下黑色口罩,哽咽地指她鼓起勇氣除下口罩,也希望段崇智能鼓起勇氣發聲明譴責警暴。段未有再多加回應,Sonia 激動地憶述831當晚發生的事,指自己在太子站「肉隨砧板上」,港鐵職員未有理會,自己被戴上手扣送往新屋嶺拘留中心,更一度被帶入全黑搜身室,她每晚憶起便擔驚受怕。她強調拘留中心內不分男女,也遭受警察性侵犯和虐待,「佢鍾意罵你就罵你,打你就打你,任人魚肉」。段崇智聽畢後,表示會再與 Sonia 再談。

對話超出原定時間一小時後,主持人李立峯讓段崇智發言收結。段引用《聖經》生命(Life)需要的「信」(Faith)、「望」(Hope)及「愛」(Love),寄語中大同學「凡事忍讓,堅持目標」,隨即準備離開。在場學生見段未有正面回應訴求,便包圍並阻止其離開,場面一度僵持。

無標題

無標題

雙方對峙期間,有學生激動跪地落淚,副校長吳基培及吳樹培先後上前了解,吳基培一度擁抱和安慰相關學生,但段停留在原地未有理會。最後在學生多番阻截下,段向傳媒表示「我譴責警察任何性暴力」,並返回自己的座駕欲離去。

不過部分學生認為校長一句譴責,難以令學生信服,且場內仍有學生欲表達意見,站於段的座駕前阻止其駛離。經一番擾釀,在副校長吳基培與段崇智溝通後,決定繼續聆聽學生意見。期後學生期望閉門進行,並不希望傳媒入內進行採訪,雙方再討論近一個多小時後結束。有參與討論的同學到場外,閉門對話氣氛良好,段校長亦有展示出善意。

段崇智亦在閉門會面後,到場外向學生及傳媒交代,指剛才的對話非常感動,能夠聆聽到同學分享的個人經驗和對社會運動的看法,又談及校方能如何協助同學。段又指學生的分享與 Facebook 所見有別,認為小組對話更有效,能讓他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並承認校方有所不足,會加強與同學的溝通。

段崇智指已答允學生要求,於一周內對包括警方的暴力發譴責聲明,又會設立委員會並邀請學生參與,應對校內緊急事件,並繼續聆聽學生意見。在場有校友再次追問聲明的立場,段卻隻字不提,解釋指「每一個字都會俾人拆開」和希望聲明「有頭有尾」,呼籲耐心等候。段一改早前與學生緊張的氣氛,更與學生有講有笑,與在場人士握手後才返回座駕離開。副校長吳基培則留在現場,繼續與學生聊天,並不時得到學生稱讚。

無標題

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表示,在閉門會面上,校方承認處理不足,亦表示需了解警方濫用暴力情況,稍後會撰寫聲明,中大學生會對此暫持觀望態度。蘇又寄望段能堅持和繼續與同學公開會面,並盡快提供指引予保安和同學如何應對警察入校。對於校長今日會面表現,蘇認為段由最初顯得不屑,及後開始軟化,望校長能以更謙卑態度回應學生。

無標題

無標題
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

記者:陳世浩

學聯發起眾籌500萬 支援被捕抗爭者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專上學生聯會2017年成立「抗爭者支援基金」(下稱「基金」),為社運人士、民主抗爭者提供直接財政援助,減輕日常用度及法律開支帶來的經濟壓力。學聯今早(10月11日)召開發佈會,表示基金面臨入不敷支的危機,將再向基金撥款100萬元,又發起眾籌活動望為基金籌得額外最少500萬元。

在記者會上,基金管委會主席劉澤鋒先交代財政報告,表示基金營運至今支出佔總額百分比高達87%,而戶口尚餘約18萬元。劉澤鋒續指,援助金申請上額為5萬元,本應按常規一次性發放,惟儲備不足,將面臨入不敷支的危機,故只能先批出2萬元,待申請人被定罪後再發放3萬元。劉稱,援助金額視乎申請人的家庭背景、被控罪名等因素,重罪如暴動罪發放金額較高,反修例運動至今又有不少學生、市民被控暴動罪,故定眾籌目標金額為最少500萬元,希望市民與抗爭者「共渡難關」。

DSC06219
基金管委會學生代表潘嘉傑

基金在2017年9月成立,當時的目的為支援2016年旺角年初一騷亂被判暴動罪的示威者,現時基金則旨在為民主抗爭者、參與社運而被控暴動罪等罪名人士及其家人提供直接財政支援。基金管委會學生代表潘嘉傑及劉澤鋒指,非政治明星民主抗爭者得到較少關注,「唔希望佢哋被遺忘」。不過潘嘉傑表示遺憾,鑑於人手及資金不足等問題,未能主動向抗爭人士提供協助,「唔想佢哋嚟申請結果空手而回」。學聯代表會主席陳偉霖指,以往並沒有為基金高調宣傳,如今希望能夠「主動啲喺媒體面前曝光」,讓更多人知道基金的存在。

劉澤鋒形容基金為後勤支援,「不同於坊間其他大型基金,我們不會限制申請次數,以及申請用途,更設有上訴機制」,申請需兩至三個星期批核。劉表示,若申請遭拒可提出上訴,先由常委會決定,再次上訴則需由代表會處理。

被問及牽涉反修例運動的申請人數,陳偉霖表示不方便回應。潘嘉傑則補充,反送中運動至今陸續有人申請支援,但為了避免「無良」律師得知客戶申請資金援助後,會提高收費從中獲利,故不多透露求助者的申請情況。

劉澤鋒指,過去財政主要收入來自六四街站捐款,惟現今連獲發不反對通知書的集會活動都被警方無理腰斬,認為擺街站有風險故未有安排。潘嘉傑則指,不會使用眾籌網站募捐,因為「唔想捐款攞嚟比手續費,想全數捐款攞嚟直接支援抗爭者」,或會考慮利用Payme等電子支付方式接受捐款。

記者:司徒曉霖

版權: 

6.12被控暴動首人月尾區院答辯 另一青年涉拳擊便衣被控襲警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有關6月12日「反送中」警民衝突,再有一名青年被控告襲警罪,今早東區裁判法院提堂。因同一事件被控暴動罪的「第一人」,其案件將轉介至灣仔區域法院審理,月尾將進行答辯。此外,一名私家車車主疑翌日「危險駕駛」堵路而被落案控告。

被指拳擊便衣警 25歲青年被控襲警

25 歲的技術員莊浩峰被指控6月12日在軍器廠街與駱克道交界襲擊執行職責的高級督察余天生,因而被控一項「襲擊警務人員」罪。暫毋須答辯。

案件押後至11月22日再訊,期間莊獲准以500元現金保釋。

據悉,案發時間為下午約 5 時半,莊身穿黑色上衣和褲,手持眼罩和噴漆經過案發地點,身穿便衣的余見狀上前,從莊背後拍他膊頭,表明身份並稱要截查莊。莊隨即轉身打了余的頸部一拳,事後他向警稱:「唔好意思,我當時係自然反應。」

被控 6.12 暴動罪「第一人」 轉介至區院 月尾答辯

首位涉 6.12 衝突而被控告暴動罪的21歲救生員冼嘉豪,今日下午再度出庭應訊。案件將轉介至灣仔區域法院審理,現排期於本月31日進行答辯。

冼被控一項「暴動」和兩項「抗拒警務人員」罪名。新修訂的控罪詳情為,於6月12日在立法會綜合大樓公眾出入口 1S 外連同其他身份不詳的人參與暴動;抗拒兩名執行職責的警務人員,編號分別為 34730 及 20338。

冼獲准宵禁令的開始時間由晚上11時更改為凌晨12時,結束時間為早上6時,其餘保釋條件不變。

早前被控襲警和藏有攻擊性武器、人稱「岳義士」的陳以晉,亦有到場旁聽。

疑私家車堵塞馬路 車主被控「危險駕駛」

另外,28歲私家車車主容芷恩被控 3 項控罪,包括於6月13日在金鐘夏愨道近添馬街馬路上危險駕駛;前和後車牌底色附有銀色顏色;以及使用非在良好及可使用狀態的車輛,即右前泥擋鬆脫與車呔磨擦。案件押後至11月8日再訊,期間容獲准以5000元保釋。

經6月12日金鐘的警民衝突,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宣布當日《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二讀審議暫停。不過網上流傳政府擬於翌日「突襲」通過草案,因此部分市民6月13日早上仍留守於添馬公園。至當日早上11時,立法會秘書處發通告稱,13至14日均不會召開大會。據悉,案發時間為早上約 9 時,容的私家車「單人匹馬」停泊在夏愨道,令 3 條行車線受阻。

記者:黎彩燕

版權: 

民間記者會民調:無懼《緊急法》及《禁蒙面法》 和勇市民團結反抗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民間記者會公佈最新一次民調結果,顯示政府於10月7日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下稱《緊急法》)強推《禁蒙面法》後,並沒有嚇退或分化抗爭者,反而使和理非及勇武更為團結一致反抗。



民間記者會於10月5日晚上10時至10月6日晚上9時59分,以網上問卷訪問了逾11萬名市民,關於他們對政府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及推動《禁止蒙面規例》的看法,以及市民的抗爭決心、運動的經歷與意見。調查顯示,逾9成受訪者毫不認同推行《緊急法》之決定,並認為《禁蒙面法》會導致警方濫捕加劇,有8成受訪者更表示規例本身已侵犯了他們的人身自由。《禁蒙面法》實施後,市民對政府的滿意程度亦創新低,其中94%受訪者更直接給予警察零分。

調查亦顯示,有近6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會引用《緊急法》推動更多惡法,包括延長被捕抗爭者的拘留時間、直接取消區選,甚至直接沒收香港市民的財產。

DSCF0507

民間記者會發言人「毛民望」認為,現時林鄭班子管治能力低,政府極有可能再度引用《緊急法》,架空立法會推動更多惡法。

幾乎全數受訪者均認同引用《緊急法》只會加劇香港社會的撕裂,又不能解決社會現時的問題。「毛民望」批評,林鄭月娥此舉毫無作用,只是「用火水救火」,質疑政府故意煽風點火,甚至欲嫁禍示威者,以扭轉國際輿論風向。



「毛民望」強調,政府的詭計及打壓只會令香港人更團結。是次調查受訪者中和理非佔多數,超過7成受訪者表示《緊急法》及《禁蒙面法》不能動搖他們的抗爭意志,亦會堅守「不指責,不割蓆,不篤灰」、「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等原則,港人示威時的口號亦由「香港人加油」升級為「香港人反抗」。

國際戰線上,「毛民望」提到近日中共於NBA、電競界、蘋果手機等不同領域連番「宣示主權」,各國已意識到中共的橫蠻無理。美國國會將於本月15日復會,香港民主及人權法案審議在即,「毛民望」寄寓香港人秉持「核彈都唔割」的精神,繼續反抗。

實施《禁蒙面法》以來,過去的周末港鐵多番停駛及關站,「毛民望」批評此舉實是為了在「不宣佈緊急狀態之下行緊急狀態之實」,透過令商業經濟活動停止嫁禍示威者。「毛民望」強調,運動初期市民對港鐵的態度頗佳,只是在7.21及8.31大批無辜市民於港鐵車廂內遇襲受傷後,才改變對港鐵的態度,相信市民不會輕易割蓆。

DSCF0488

就近日大量「裝修」事件,「尤申低」表示「前線手足分得很清楚,有充分理由,不會胡亂破壞店舖」。他提到「黑裝修、紅裝飾、藍罷買、黃幫襯」的原則,指出破壞店舖是因為元朗、北角、荃灣等地發生黑社會襲擊市民卻不受法律制裁的事件,而中資店舖的「紅色資本」則對香港進行赤化及滲透。他明白現時市民生活及交通便利受影響,希望市民能諒解。

被問及近日有大量屍體發現案,警方亦指上月中發現15歲失蹤少女的全裸女浮屍一案無可疑,「毛民望」表示,現時警察已毫無公信力,市民無法再相信警方,唯有透過落實五大訴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甚至解散警隊,才能尋得真相,還「手足」清白。

就昨日中大S同學挺身指控性暴力對待,而警方僅循投訴警察課而非刑事展開調查,「毛民望」批評此舉顯出警方對事件的輕視及不同情,認為監警會及投訴警察課「自己人查自己人」沒有成效。「范蒙面法」亦譴責警方要求受害人提供證據的做法,指搜證責任應在警方而非受害人。

記者:黃蕊獻

18區和你唱 200人太古城再唱《願榮光歸香港》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網民發起在全港18區商場和你唱行動,在太古城,約200名帶上口罩的市民響應號召,高叫「票投民建聯,香港玩X完」,「驅逐共黨,光復香港」等口號,合唱《願榮光歸香港》及惡攪歌曲《肥媽有話兒》。

晚上9時,近二百人帶上口罩在太古城聚集,在手機燈光下高叫口號「Stand with Hong Kong」,又高叫「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天滅中共,全黨死清光」等口號,不少路過的市民打開手機電筒以示支持在場參與人士。隨後市民開始大合唱《願榮光歸香港》及惡攪歌曲《肥媽有話兒》,場面震撼。

期間又有人用雷射筆照向地面,其他在場人士見未有起火隨即大叫「著火」及「回水」。最後活動於晚上10時結束,市民各自散去。

就讀中學的李同學指,政府不斷打壓市民,令市民生活充滿恐懼和白色恐佈,「大家都好攰」,所以和朋友一起到場希望聲援所有示威人士。他指自己恐懼警察,會避之則吉,有時侯甚至會提早下車避免經過警署。他斥警察連日來不斷使用私刑,無視法律,政府又包庇他們,「佢地而家做乜都得,無後果。」

WhatsApp Image 2019-10-12 at 1.35.20 AM

就讀中學二年級的陳同學表示,不能讓政府以緊急法控制香港人,「想話比政府聽佢地做錯咗。」

WhatsApp Image 2019-10-12 at 1.35.19 AM

記者:鄧佳明

親證速龍喬裝示威者扔汽油彈 銀髮婆婆:我哋一定要行出嚟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銀髮族今日發起警察總部外靜坐48小時行動,抗議警察濫捕濫權,數十人參與。68歲的洪婆婆表示,在9月29日的港島遊行中,目擊警員喬裝的示威者於灣仔稅務大樓附近投擲汽油彈後登上警車離去,批評港府傷盡市民的心。

洪婆婆今年68歲,她表示自己在港生活多年,從未對政府如此失望,警方對年輕人的手法如同「虐待」,對有人因暴政喪生感到「心好痛」,認爲香港已不是一個適合居住的環境。 她受訪時一度激動落淚,表示自己於9月29日港島遊行中,親眼目擊警員喬裝的示威者,於灣仔稅務大樓附近投擲汽油彈後登上警車離去,批評港府傷盡市民的心,希望年輕人能保重,強調不懼怕武力,「我哋點可以唔行出來?我哋一定要行出嚟。」

無標題

73歲的李婆婆戴口罩參與靜坐活動,她表示自己不擔心因而觸犯《禁蒙面法》,認為政府是要想盡辦法阻止市民對抗,更語氣激動表示香港警察有中國公安混入,「差人講嘢無句真,『冚巴爛』都講大話㗎,黑社會打人就咩事都冇,咩世界呀 ?」她希望參與靜坐爲年青人打氣,認爲他們被打「好淒涼」,表明自己會「坐得幾耐得幾耐」,又表示不擔心警方使用武力驅散,「最好開槍打死我啦,拉我啦!」

無標題

55歲的黃先生今日第一次攜同自製紙牌參與示威活動,上面寫有「止警濫權,暴力對民,制訂惡法,亂港禍民」四句,取每句首字,合起來就是政府常常掛在嘴邊的「止暴制亂」。黃先生指雖然自己並非「銀髮族」,但眼見警方濫暴升級,政府一直對市民的訴求充耳不聞,只聽取對自己有利的說話,希望以行動支持「勇武派」及「和理非」。

無標題

黃先生嘆道回歸22年的香港,受到的政治壓迫愈趨嚴重,施政偏向既得利益者,近日更傳出警方與少女自殺一事有關,形容警隊表現是「自60年代後的最差」,促公開所有證據釋除公眾疑慮。他表示不擔心警方使用武力驅散,會盡力留守,「我行得正企得正,使乜擔心」。

無標題

無標題

記者:湯璧瑜

萬人九龍遊行反緊急法 政府合署被「裝修」警出動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逾萬名市民響應網上號召,參與今午九龍的「反緊急法大遊行」。遊行人士沿彌敦道北行往太子,並繼續往長沙灣方向前進。有示威者「裝修」長沙灣政府合署,防暴警察出動,遊行人士散去。

網民號召今午舉行「反緊急法大遊行」,逾千名佩戴口罩或面巾的遊行人士並聚集於尖沙咀鐘樓,下午兩時許出發,沿彌敦道北行,不時高呼「我有權戴口罩」、「六大訴求、缺一不可」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由於今日天氣欠佳,不時下起大雨,市民紛紛撐起雨傘繼續遊行。

IMG_0774

在遊行開始前,30多名分散在鄰近鐘樓的廣東道及九龍公園徑的警員巡邏,曾搜查途經的市民,多架警車停泊於北京道位置。

IMG_0775

遊行隊伍抵達並經過尖沙咀警署時,警方未有作任何行動,繼續於天台上觀察,並於警署門口以雪糕筒掛上「藍旗」,警告是非法集會,惟因擺放位置不高,警署外的市民難以肉眼觀察到「藍旗」。警員則留守在報案室內。警署內則不時以揚聲品警告「市民正參與非法集結」,及後雪糕筒改掛「黑旗」,警告會施放催淚彈。

IMG_0766

IMG_0764

遊行隊伍在太子轉入荔枝角道,繼續向終點深水埗運動場前進。期間遊行隊伍上空出現一架直升機,,在場市民懷疑直升機是由警方派出,或會向市民灑螢光粉,高呼「開遮」。

IMG_0778

位於荔枝角道、鄰近雷生春堂,一間命名為「青花亭」的食店,於店門玻璃貼上「香港人 反抗」字句,更擺放黑板,以粉筆繪畫的抗爭者樣子,寫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字樣。同時店外檯子上擺放了多支蒸餾水供市民拿取,補充體力,表示要「與市民同行」。

IMG_0783

遊行隊伍離開尖沙咀後,警方派出防暴警察沿彌敦道北行清理路障。此外,部分示威者轉到長沙灣政府合署外「裝修」,警方迅即派出防暴警察到場,在政府合署外圍把守。遊行隊伍的大隊則繼續往荔枝角及美孚方向散去。

IMG_0803

IMG_0809

IMG_0805

IMG_0787

IMG_0789

記者:陳世浩、何嘉茵

Viewing all 1159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