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海報、兩場勝仗,一星期便團結起成千上萬香港人,再次驗證足球真是最偉大的體育運動(沒有之一),這是「團結香港基金」在電視電台播多少次《奮鬥》,都不會做到的成就。
上次看港隊踢世界盃外圍賽已是1997年鬥南韓,也就是幾名港腳打假波那年。早前不知那來的動力,買了四場主場套票,還有幾個朋友響應,那天購票沒遇到網絡 擠塞,還以為自己過度瘋狂,沒想過首戰對不丹全場爆滿。對馬爾代夫一仗,不少四年才看一次世界盃的友人,安坐家中與老婆仔女睇足九十分鐘;幾個同事放工後 相約在其中一人屋企睇波;平日我在fb說足球,「like量」不會超過20;這天貼上林嘉緯入波後與友人歡喜若狂的合照,連一些往常應該甚少留意足球的朋 友(特別是女仔)也蜂擁而like,還加插一兩句「加油呀」、「香港好波」、「yeah」等回應,實在始料不及。
一位朋友,很討厭「勝利球迷」,尤其是近年那些「我好鍾意西班牙」(但不認識布達堅奴與蘇比沙列特)、「我真心支持曼城架」(卻不知孫繼海踢過曼城)的人, 覺得是跟紅頂白,「邊隊踢得好我就支持邊隊」。這方面,我與他觀點一致。近日他也以同樣態度,看待那些「突然支持香港隊」的人,我不排除為數不少的人真是 跟紅頂白,但這種「突然支持」,我會視之為一種「覺醒」。
「五一九」以後,香港足球已沒有多少令人感到自豪的時刻,東亞運金牌是一池死水中的陣陣漣漪,結果曇花一現。其實不用我多說,這兩場外圍賽的水平,與每星期看的車路士巴塞拜仁,相差以光年計,與97年那支僅負南韓 兩球的港隊相比亦有所不及;值得我們義無反顧地支持,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香港」,涉及很多非理性的情感。港隊球員一記簡單到不得了大腳解圍(甚至撻 Q),全場也會掌聲雷動;即使對方明顯地遭絆跌獲得罰球,我們幾乎要衝落場把球證溶掉。對方把球帶到角球旗,是拖延時間,港隊在後場不斷橫傳,就有著巴塞 式tiki-taka的影子。你可說這是盲撐,但這樣盲撐和普選一樣,其實都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
上月英格蘭足總盃決賽,阿仙奴贈阿士東維拉四隻光蛋,有本地網民留言「都唔明維拉咁屎波點解仲有人支持」,隨即被瘋狂圍插。我不清楚這人是不是球迷,大抵他不會知道維 拉是三十多年前的歐冠盟主,更不明白足球場上的「本土意識」為何物。英國人百五年來把香港人塑造成沒有身份的「地球人」,過去一年的政治社會環境,是否陰 差陽錯地引發港人這種本土覺醒?這留待有識之士以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遺傳學人類學等角度評析,不過,單從過去兩仗對《義勇軍進行曲》震耳欲聾的開汽 水聲判斷,場內的「紅衫軍」,相信很多都曾在三大佔領區,留下不少腳毛。
我不諱言自己也是「突然撐」成員。與其說「突然撐」,不如解讀為我們終於明白,撐港隊,是一種公民責任,是身為香港人的應有之義。九月面對實力更強卡塔爾與國足,港隊肯定不能再予取予攜,或許過後可進一步驗證,香港人到底是不是(又再一次)三分鐘熱度。
真希望每次港隊出場,不論輸贏,都會引發這種全城哄動;真希望香港人可以藉著一個小小足球,找到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