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細路女喊唔喊並非重點

$
0
0

攝:Manson Wong

連續多個周日舉行的反水貨客行動,近日明顯有升級的跡象。進入金舖指罵客人、包圍指罵疑似是水貨客的人士、飛腳踢向疑似是水貨客的人士的手拉車……有些人將焦點放在一位小朋友哭泣一事上,但那並非重點。以下是筆者的數點評論:

(一)
水貨客、自由行旅客等問題嚴重影響民生,相信大部分香港人,包括筆者,都清楚明白到問題的嚴重性,並同意示威者的訴求。但問題是,我們應該用甚麼手段去爭取我們的訴求呢?其底線究竟是甚麼?難道只要「目的」合理,就可以合理化一切的「手段」嗎?

過去數周的行動,究竟是反對水貨客(包括內地人和香港人),還是反對內地水貨客(不包括港人)、內地自由行旅客,抑或是反對口音不純正的內地新移民或任何拉手推車的人士?究竟那些指罵和飛踢行李的行為,對解決水貨客問題有沒有幫助呢?為何不把「勇武」的精力用於狙擊政府官員?

(二)
過去多次反水貨客行動均反映出,這類行動「成本高」,而「回報率」成疑。先談談「回報率」的問題,雖然示威者稱要親自驅逐水貨客,但行動在週日舉行,其客觀效果只不過是引起社會對水貨客問題的關注,製造輿論壓力給予政府處理問題。而暫時的「階段性勝利」是成功把水貨客和自由行問題成為全國兩會期間的其中一個議題,但距離「取消一簽多行」還是很遙遠。

「成本」是指法律後果、參與者的受傷情況,以及其他負面效果。在過去數次行動中,有無數示威者受傷,頭破血流,被捕的人數合共接近五十人,當中有三十多宗案件已經提堂。

而更大的問題是,這類胡亂指罵和胡亂衝擊的行動,已經傷害了不少無辜的人。在高度情緒化的行動現場,根本就無法準確地分辨到誰是內地水貨客,其客觀後果是所有貌似是內地人的人士,只要拉著手推車、只要身在金舖,也成為了攻擊對象。最經典的一幕是,一名玩音樂、推著手推車的香港伯伯,他及其手推車也被人推跌在地上。為何這些並非水貨客的人士,值得為反水貨客行動而犧牲?有甚麼道德上的基礎去合理化他們受害的事實?

當行動淪為情緒發洩,便會失去中間派市民的支持,更「消耗」了港人多年來建立的良好公民素質,行動者變得與「本土派」口中的「地獄鬼國蝗民」無異。

(三)
行動愈激烈,罪行和後果就更嚴重。筆者不禁要問:究竟有多少香港人願意為了反水貨客而留案底甚至坐監?過去每次行動的人數大約有數百人,並沒有明顯的增長。相比起「本土派組織」臉書帖子的數千個「讚好」,真正會走上街頭、肯犧牲的人只佔少數,其餘大部分支持者也只是「鍵盤戰土」,不願意承擔任何後果,扮演著「推人去送死」的角色。

假如願意承擔法律責任的行動者一個又一個被捕和被判刑,相信仍願意繼續作出激烈行動的人數會漸漸下降。再者,當行動愈激進,公眾的支持度便會下跌,漸漸被邊緣化。亦即是說,這類激烈的反水貨行動將難以維持一段長久的時間。

(四)
最後,談談政府在政治上的博奕。范徐麗泰最近曾經表示,光復行動明顯是港獨行為;另外,梁振英最近上京後亦表示,要平衡內地人旅遊的需要。這反映出限制一簽多行和自由行將可能會徒勞無功,就算政府有新措施出台,相信其效用也不會太大。當光復行動被扣上「暴徒」和「港獨」的帽子,亦即是說政府是不會回應反水貨客人士所提出的訴求。

獨裁政權最喜歡製造一個「外敵」,從而「團結」國民把矛頭指向「外敵」。煽動國民把民怨發洩在「外敵」身上,可以減少矛頭指向政權的機會。中共正利用「反水貨客」等中港矛盾的議題,將中港兩地人民放在對立面,群眾鬥群眾,互相內耗,從而鞏固中共的專制統治。

治亂世用重典,當行動激烈至暴動邊緣,便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土壤給中共重推廿三條等惡法。到時候,中間派、溫和民主派人士和一些支持民主的中產階層與商界,或許也不會作出激烈的反抗,香港正式宣布淪陷,這正正是筆者希望自己預測錯誤的事情。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