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香港鄉郊居民,或者服務鄉郊者,不妨一讀本文。我認為現時香港鄉郊地產,正一步步陷入不可持續發展、獲利盡頭的泥沼。我2018年服務西貢北時這個風險仍小,但2019年此風險已大增。選舉只是一個工具,讓西貢北市民透過公民參與,重新思考這種鄉港發展模式是否適用。本文討論一些重要但很少人討論的問題,並作出詳盡解釋。
樓價停滯受害者
鄉郊地產的危機,在於樓價停止上升,或者應說是「中期調整」(為免做燈神,我唔講「泡沫」、「冧市」),這種情況下最大受害者就是發展項目鄰近的居民,十四鄉亦然。
因為樓市停滯不前,囤地的發展商就會減慢推盤、壓抑供應、穩定樓價。之前發展商承諾居民興建的社區設施亦會拖慢建成。其中包括社區中心、學校、郊遊徑、交通配套之類不能幫助發展商賺錢,但對居民有益的配套。十四鄉荒田已成地盤,溪流已填成馬路(例如馬牯纜旁邊那條)。如果發展的巨輪此刻緩下來幾年,地盤狀態就會於經濟衰退那幾年凍結,這種半吊子的狀態很糟糕。
這正是存在於十四鄉的危機,而且是現在這一刻的危機。對居民包括原居民來說,如何向發展商施壓(如果有用的話),是比能否獲得蛇齋餅傻更重要的問題。關於樓價調整原因下面作解釋。
停止發展鄉郊區內丁屋
大家都知,鄉郊勢力支持出賣土地增建丁屋,首先因為丁權一直被政府部門刻意壓制,得丁無屋用,另一原因就可以賣屋/出租賺錢。偏遠村莊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從回昔日繁榮。
「愛護大自然」我十分認同,但本文談其他考慮。西貢北現在有一堆地等建屋。除了新鴻基一堆高樓,大村一直在建新屋,還有黃竹洋已被圍板的地,以及西貢半島白沙澳、土瓜坪等地。如果未來樓價停滯,配套吸引力不足的鄉郊地產亦會受波及,鄉事力量現在應該見好就收,停止再犧牲鄉郊環境來增加供應(自住沒有問題),因為若果是為了賺錢,投入的錢和犧牲的環境成本,十分可能收不回來。現在已經不會有嚮往自然環境的人搬進十四鄉了。而貪平租的租客會因市區單位變便宜而搬走,大家都明白這區交通不方便。最後就剩下買入期望升值的韭菜族。區內樓價不上升,鄉郊地產進入末路,改善配套的經濟動力亦會失去,影響最大的就是居民。
說實話,這一直是鄉郊勢力和民主派角力的重要議題,選舉不碰就不入骨肉,但因為過份敏感所以沒甚麼政黨敢碰,民主派很多時只能場外開炮。真的落場,就會變成朱凱迪和綠色鄉村約章那種被瘋狂封殺的情況。我這個鄉外人是很誠實的,所以我不會對參與鄉內的選舉(包括區議會)有勝利期望,反送中後亦一樣。
樓價停滯原因
為甚麼我認為2018、2019、以至未來樓價會停滯不前、中期調整?以下作詳細解釋。
首先,是香港政治風險,即反送中反克警運動,政治不穩使投資意欲減少,這個大家都懂。
另一個個原因,居住用之外的不動產收益減少。反送反警並不能成為牽制樓市上升的唯一力量,2014傘運亦沒有拖垮樓市。但最近2019旅遊旺季變淡季,商舖丟空無法出租,酒店收益下降,寫字樓空置率升穿5%。就算是居住用不動產,例如Airbnb單位,都受到衝擊。持盤無租收,不如趁價高賣地套現,是為樓價承壓另一原因。
背後更大的長遠主因,就是中港經濟衰退。過去幾次樓價下跌中國經濟都不太差,但2019中國經濟正面臨空前的考驗,GDP升幅放緩,外企撤走生產線,出口下降,通脹失業同步上升等等,「關稅俠」特朗普的功力少不了,拖累內地房地產,裁員倒閉成家常便飯。香港樓價自然亦受波及。要徹底解決內地經濟衰退,就要徹底改革內地經濟結構。但內地政治發展長期落後經濟並且出現倒退,強如習近平,能有甚麼作為?拭目以待。
紅黑紅紅黑,是樓市資金的重要來源,就係咁簡單。睇番今年中國內地經濟和房地產前景轉差,紅色的錢越來越少;習核心急住打老虎改革內地經濟,從內地老百姓剝削得來黑色的錢在香港洗白完就枯竭。香港樓市失去此兩重要資金來源,很難繼續上升下去。
一但樓市進入橫盤震盪,加上政府辣招,大戶持續觀望,市場就只剩下散戶進出,然後中期調整。恆指、道琼斯、標普500指數已經於2019進入此狀態。直到一天,全球央行收水,有人領頭獲利了結離場,然後就割韭菜囉。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 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好似係除非唔係。頭盔補番句,泡沫論十週年,希望係炒車。
重溫歷史,西方社會資本主義的噩夢,香港鄉郊會走上同一條道路嗎?
日本樓市泡沫
2008房貸泡沫
賤賣紅灣半島等拆都唔俾人上樓—有人無屋住,有屋無人住 (2004)
我認為公民教育是地區工作/選舉工作的重要部分,「希望在於人民」重要性更勝「為人民服務」。授選民以魚,不如授選民以漁。 所以村民們可以透過這些過去例子,重新了解一下當年經濟衰退對不同地方的影響,例如2008房貸風波紀錄片中西班牙偏遠地區成為鬼城,以及杜拜丟空沉降的人工島(想想東大嶼都會),然後再思考未來香港鄉郊的發展路向會是如何。
基於上述原因,我認為樓價沒有甚麼上升空間。十四鄉居民必須準備應對風險。如果我參選,讓居民有這種危機意識和準備相應維權行動才是最終目的。
結語
經濟衰退下最有價值的東西是糧食、錢、黃金。全港鄉郊包括十四鄉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經濟為生,現在碩果僅存,井頭有塊田上年也因為土地糾紛泊車位不足而被剷去一半。事實上,現在有不少年青人有興趣 復 耕,這可以提供機會使鄉郊地產回歸原本,增加新的生產力。十四鄉踩單車到烏溪沙站要15分鐘,和排隊塞車差不多,就差未建成的單車徑,如果多人參與長遠可以減緩交通問題。西貢一直存在很多有心人士,想頂著發展巨輪,更有成功的官司例子如海下、白腊、鎖羅盤重新規劃 「鄉村式發展」用地 。這些概念易說難行,但既然二百萬零一人上街成事,有甚麼不可能?
三天前知道西貢北出缺,如果現在我要參選,反送中反壟斷充其量是個小原因,血債票償只適用於今年,不可持續。選就要可持續,讓區內居民開始思考如何令鄉郊變得更好,而唔係移民。探索兩年,我得知自己的志願在環保,不在社區幹事,如果無本區居民相助,不選也罷,因為那不可持續,不如讓位給專門地區工作的政黨用傳統方法揼石仔。
相反居民十分關心該區發展(具體數字:十個居民),掛我將逝青春之名去賭3000保證金,有何不可?然後不論輸贏,由這些居民開始,重新計劃這區的未來。所以我是聽天由命,若有人參選我不選,若沒有人參選,則由是否有十個居民長期承擔區務來決定。
這些鄉郊白區就如雞筋,選之無味,棄之可惜。都係果句,政治發展追唔上經濟,鄉郊紅黑紅紅黑,又點會咁易被改變?不過鬥長命是好方法,暴徒夠長命,殺人放火金紫荊。連儂牆始祖捷克斯洛伐克,人鏈始祖波羅的海三國,被上帝從共產中拯救的波蘭,成功鬥長命了,因此我很尊重這些東歐國家。香港呢?準備砍掉重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