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年,見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居其高位不知青年之苦,多次在退休保障諮詢前後,騎劫我們對全民退保的立場,反問青年支撐退保是否公義,我們深感憤怒,不欲「被代表」,堅持在諮詢之際,道出我們支持全民退保的吶喊。
當我們在學時便開始背負數以十萬元計的學債;踏進社會工作之後生活,每月的收入大部份都要用來償還學債、應付高昂的租金和交通費、被強積金剝削、更要開始承擔供養父母的重擔。在香港這個高租金高物價低薪水長工時的環境中,我們一代連自己的生活都是足襟見肘,供養父母的壓力更是重上加重,更未論我們人生未來,置業結婚養育下一代等等高昂的開支。
請問司長,香港的政治經濟環境對青年一代,公義嗎?你有處理過嗎?
香港就全民退休保障的討論已經持續了超過三十年,最近,香港政府終於展開為期半年的退休保障諮詢。當中列出「不論貧富」及「有經濟需要」兩個方案,但政府已事先表明了立場,對「不論貧富」的方案有所保留,更玩弄數字與公權力,使周永新教授為政府真誠的研究工作付諸流水;拒絕將民間支持的方案列於正式諮詢文件中,只欲逼使港人接受一個無助我們減輕壓力;八萬元資產限額的垃圾退保方案。
作為青年,我們堅持一個全民性的退休保障制度。
(一)減輕青年人供養父母的壓力
青年面對的,是高昂租金物價、面對養育下一代的無力感。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如能落實,所有年輕人即大減供養父母的壓力。
(二)政府需視「全民退保」為社會投資
政府視免費教育為「社會投資」,卻視全民退保為「社會福利」,無視青年一代減輕供養上一代負擔後可以釋放的潛力。青年一代可將資金投放在置業、創業、投資、教育下一代等等的面向上,與此同時亦促進長者消費,實屬社會投資。
(三)在強積金以外提供保障
強積金覆蓋率只有成年人口的大約6成,就算打工仔有供款,儲蓄也經常隨市場「蒸發」、被僱主對沖、在通脹中虧蝕,證明強積金這種強逼性投資,存在非常多漏洞,青年無法靠強積金保障退休生活。因此,有需要建立一個互助的保障制度,讓商界財團、政府及僱員分擔退休風險。
(四)具持續性
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理念是在進入人口高峰期之前預先儲蓄,令香港社會成功過渡人口老化高峰期,其後制度將更加穩健。以學者發表的全民養老金方案(學者方案)為例,到2064年仍有1,600億以上盈餘。
相反,現時政府推行的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和綜援,只靠簡單稅制收入支持開支,社會風險較大,當遇到經濟不景時,政府可能會以「財政負擔過重」為名,降低津貼金額,大大減低退休後的保障。
(五)穩定的退休保障
全民退保制度由政府管理,非似現時強積金一般在金融市場作投機,我們毋須強制承受投資風險。發放的津貼金額將定期按通脹調整,在65歲之後同等分享平等的退休後基本生活需要金額。
(六)公義的財富再分配
雖然具體的供款方案仍可以再討論,但我們認為政府及大財團必須參與供款,作為社會裡的承擔。大財團比基層僱員需要付出更多供款,是建基於一種公義的財富再分配的精神,以暫時彌補香港僱員權利不完善、薪水不公平的苦況。
我們將用一切努力一切辦法,爭取保障我們世代的全民退保。
最後,我們必須用力的譴責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在臨近諮詢前濫用公權力,玩弄文字與數據,將全民二字改為「不論貧富」,無視民間提出強積金轉移、開徵富豪稅的訴求,只著墨於薪俸稅及商品稅,意圖製造在職納稅人與退休人士的二元對立。我們將用一切努力一切辦法,爭取保障我們世代的全民退保。
我們要求政府立即︰
1. 收回反對全民退保立場
2. 撤回誤導市民的兩個模擬方案
3. 停止挑撥離間,製造市民的對立與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