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臺灣經歷第三次政黨輪替,同時更經歷第一次的議會輪替。過去的一星期,相信大部份民眾都在鼓舞氣氛中認定國家的政治氣候及生活環境將有所改變,但在歡笑過後,新政府的架構組成卻令筆者有一份無形的擔憂。
今次大選,蔡英文獲得689萬4744票,遙遙領先朱立倫300多萬票,民進黨更首次在立法委員選舉取得立法院113席中的68席,這次選舉綠營絕對是技術性擊倒藍營。但上屆選舉,馬英九和國民黨同樣是大勝,與今屆民進黨同樣可在建制層面中組織強勢政權,而選前媒體不斷強調的第三勢力則未能形成,未能對新政府造成實質上的牽制作用。除非蔡英文政府順利完全兌現競選承諾,新政府可能只會是新國王換上了新衣,恐怕民眾有機會要再一次爬進立法院。
第三勢力中,時代力量能夠取得立法院中的其中5席,但同樣是新興政團,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最終則全軍覆沒,其實是反映出民眾心目中的社會實況,漸進式改革路線或許更能配合他們的需要。由「太陽花學運」反黑箱服貿開始,民眾的本土意識抬頭,矛頭直指畏懼中國大陸的經濟侵略,亦配合近年國際社會中反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的興起,就如歐洲各國均抗拒接收來自中東和北非逃避戰火與政治迫害的難民潮。
雖然時代力量要在立法院內成為對民進黨具影響力的政團仍有一段距離,但他們最終能夠獲取議席,與他們的政綱相形之下貼近民眾路線有極大關係。這點跟香港的新民主同盟和青年新政等年輕政團都非常相近,他們都沒有綠社盟般偏近左翼的意識形態包袱,並走政治機會主義路線,與民眾眼前的生活環境接近一點,如洪仲丘案的姊姊,洪慈庸當選立委就可能是其中一個好例子。在現實而言,左翼提倡的自由公義、平等機會,的確難以讓抗拒如中國大陸等外力入侵的民眾所接納,相比之下,今次選舉時代力量的政綱明顯地較綠社盟符合民眾的想法。
事實上,民進黨之所以能夠全面地大勝,絕非來自民眾的意識覺醒,以平地及山地原住民選舉區為例,高金素梅和藍營依舊高票當選,綠營僅得在政圈打滾十載的陳瑩以最後一名入圍,但素人如馬躍.比吼則大敗,形勢就如香港鄉事派原居民與土地正義聯盟組織者之間的分野。而高潞.以用.巴魕剌和谷辣斯.尤達卡能當選,首先他們也不是參與原住民選舉區,亦非純因他們是原住民,主要是參與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選舉,以及是他們擁有民進黨和時代力量的背景。一面倒的結果,大部分只因過往8年來國民黨太差勁,以及畏懼中國大陸的普遍情緒,而民進黨和時代力量打出的改革旗號,正好回應民眾希望保持固有文化價值和生活方式的感受,周子瑜事件則成為了更大的催化劑,繼而達致今次選舉中一面倒的結果。
無可否定,綠社盟所選取的政治路線對台灣將來永續發展有著正面願景,但是必須思考怎樣吸引和回應民眾的在地需要才是臺灣偏左翼政黨的長遠出路。與此同時,時代力量亦有需要尋找最適合自己方向的政治意識形態,才是新興政黨長遠發展的正面方略。另外,卻不能忽視新興右翼保守勢力如信心希望聯盟,他們雖然最後同樣獲不到議席,但在基督徒圈子內聚的得票比例卻高於綠社盟的社運圈子近一倍。當然長路漫漫,以上選舉過後的實況,亦是每一位臺灣人都必須要持續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