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社會與流行音樂(一)— 音樂在社會運動的三個功能

$
0
0

香港過往的六四集會、七一遊行常見音樂的縱影,不少社會運動參與者也曾經唱著有關自由、平等和改革的勵志歌曲,「生於亂世有種責任」、「風雨中抱緊自由」、「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等歌詞,化作了無數塊Banner,昂然地飄揚在橋上,成為雨傘運動的經典畫面。事實上,音樂從未有缺席世界各地的社會運動。單單是2015年,本地的叱吒樂壇流行曲頒獎典禮「我最喜愛的歌曲」為「撐起雨傘」;遠至美國,奧斯卡的最佳原創電影為有關種族平等電影「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主題曲Glory 所奪得;而近來有關台灣太陽花學運的歌曲「島嶼天光」亦獲得台灣金曲獎,可見有關社會運動的歌曲在民眾心中、甚至社會有其影響力。然而,有人對音樂在社會運動中的角色產生疑問,質疑它無助改變現狀,認為音樂只是自我安慰的工具(俗稱唱k),到底流行音樂在社會中擔當怎樣的角色?流行音樂怎樣在世界各地影響文化和推動公民社會?日後將會有一系列的文章探討這些問題,本文首先以概括的角度,列舉音樂在社會運動的三個功能作為引子。

首先,音樂能夠成為民眾情感上的動力。美國學者Reebee Garofalo 多年研究流行音樂與政治、種族和全球化等議題的關係,他指出音樂是情感上的推動力 ”Music is an incredibly powerful (emotional) force”,能夠使人向著目標前進,成為情感上的支持。參與過社會運動的朋友都會明白,每次走出來的感覺也不好受,面對著潮濕悶熱的天氣、難以安舒休息的環境、內心交纏著的糾結和慮累、毫不動搖的高牆,音樂也許成為人們艱苦中情感的安慰。驟眼看Youtube有關社會運動歌曲的留言和點擊,不少民眾在氣餒的情緒因為歌曲而被鼓勵。著名的「話你xx怕你嬲」、「藍絲黃絲」、「日日去鳩嗚」之所以受歡迎,也許是歌曲訴說了他們心底的忿怒和委屈。強烈的情感是社會運動重不可少的元素,這份情感更加會提供人們動力和目標2。除了理性上民眾對社會的認知,音樂正好成為一種情感的補助,令人們更為抗爭的目標前進。

第二,音樂能夠給予社會運動參與者集體的身份(Collective Identity)。社會學家Melucci Alberto研究1980年代的社會運動,發現音樂能夠幫助民眾發生情感上的結連,更加容易產生集體的身份,更有動力團結地爭取他們的訴求。試想想當「撐起雨傘」的前奏響起,大家的回憶再次浮現在心頭,手不其然想找一把傘,「一起舉傘、一起的撐」,正正象徵著我們共同的身份。當海闊天空的音樂響起,大家會跟著唱起同樣的歌詞,懷著同一份情感,大概人們又記起彼止共同的信念和身處的環境。當然大眾在旺角街頭唱起「生日歌」時,亦會產生共嗚感,彼此感應到我們是爭取民主路上的同路人。

第三,音樂為傳播信息的軟性工具。你還記得曾經一首「問誰未發聲」嗎?歌曲中的小女孩憑著一把童聲,吸引了數以百萬的點擊,不少青少年、大朋友小朋友也琅琅上口,為上年年中的民間投票打下了基礎。就連歌詞比較委婉的流行曲,如上年度的「雞蛋與羔羊」、「最好的時刻」、「年少無知」,還有無數網上獨立製作的原創歌曲,也引起不少人們對現狀的反思,勾起他們對自由的渴求。雨傘運動也好、太陽花學運也好,不少歌曲更被加上各種語言字幕現以圖像,令國際社會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士知道社會運動的概況,比起一般的演說和錄像,更容易引發各界人士對事件的關注和情感連繫。

最後,相比起西方社會,華人社會對於文化藝術的重視和社會角色放得較輕,一般人只會視之為娛樂。然而,音樂仍然為本地文化重要的一部份,要推動社會轉變和改革,我們必須從不同方面入手營造一個追求公民社會的氣氛。因此,我們不該把音樂、藝術拒緒於門外,反之該重視檢視和充分利用其角色和功能,推廣民主、自由和平等等概念,建立我們擁有優良本土文化的城市。說到底,唱歌與行動兩者之間是沒有衝突的,也許間中唱唱歌,會使我們能夠走更遠的路。

利申:本人是個不節不扣的音樂愛好者,但同時一個關心社會發展的公民,稍後繼續分享有關流行音樂和社會發展的文章,希望音樂能夠在香港的發展中能夠發揮其獨特的功能。

參考連結:
1.Garofalo, Reebee. 2010. “Politics, Mediation, Social Context, and Public Use.” Pp.725-54 in Handbook of Music and Emotion, edited by P. N. Juslin, and J. Slobod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James M. Jasper 1998. Emotions of Protest: Affective and Reactive Emotions In and Around Social Movement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Plenum Publishers Volume 13, Issue 3 , pp 397-424

3. Melucci, Alberto. 1989. Nomads of the Pres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Individual Nee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