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Gundam Lam
與初次見面的編輯朋友,約在一家酒吧。
坐下,
點了小吃、點了香港釀造的啤酒。
談到,九二六、九二七、九二八,
你與我,在哪裡?
九二六那一晚…
「啊,你守在立會停車場的出口?
我面對中信大廈的那一邊…」
原來,在不認識的時候,我們試過那麼靠近。
「半夜曾經有警察攻過來,
你不知道嗎…?」
「防暴隊攻過來時,
女生倒在地上還被拖行。」
面對所謂「執法者」,我們頭一次那麼咬牙切齒的恨…
九二七預計會被清場,轍夜守在政總門外、中信橋下,
就那樣,我們都席地倒頭睡下。
九二八,回家一覺醒來,
發現政總被封鎖、裡面的人被圍困,
又匆匆趕回去,
便見催淚彈的煙,
看著硝煙下的普通市民,
心裡有如火燒炙燙。
去的時候,
我們都盡力收集樽裝水,
我們身上都帶著防護物資。
及至晚上,
傳說十二點會開槍,
而我卻不願離去。
你誇我勇敢,
我說我只是不怕死,
只是有感死有重於泰山…
曾幾何時,認識新朋友,
必定談及這一段。
我們心裡都有團火,
我們都深感吾道不孤。
然而眼下,
這團火,
或已成灰,
或成為弱弱的文宣,
或成為旺角街頭有力又無力的叫喊,
甚或成為拳腳怒火,
燒向那些拉著行李箱走過的。
我肯定每個人的付出,
同時,
我也疑惑,
究竟這團火的力量,
該當如何運用?
重點不在小孩哭不哭,
重點在,我們做了對的事情嗎?
你說我左膠也好,我們對準政權了嗎?
還是只不過發洩了心頭的怒火?
此刻,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而我卻亟欲尋回當天那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