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精算師。許多人都有疑問:到底你的工作是什麼?精算師所涉及的功作很廣泛,其中一項就是要對保險公司未來的現金流作出預測。有關的模型則要多方面假設的設定,如死亡率(mortality rate),保單退保率(lapse rate)等。精算師會定期因應最新的數據和經驗,然後作出獨立及專業的分析去判斷是否需要更新/改變有關的設定。
其實不論工作、生活都應不時作出檢討,去反思檢視現有的想法,處事的方法是否仍行之有效,或需要作出改變。舉個生活化的例子:與大部分的你們都一樣,每天我都要乘搭地鐵返工。家住太子的我若要在早上繁忙時間乘搭地鐵到灣仔,以往經驗會告訴我們需時二十分鐘,加上步行和等電梯,約半小時就能回到公司。可是近年來,越來越多人乘坐地鐵,導致車程有所延長(例如:要用更長時間關上車門),而延誤事件也時有發生,所以不少人都會因此再提早出門口,或者選用其他交通工具。同樣地,香港人也應該檢視每個特首候選人的過往政績和其他治港理念,再透過實際行動去選擇他們心中的未來領導人。可惜,人大8.31決定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要成為特首候選人,要先得到超過50%提名委員的支持。提委會由小圈子選舉產生,特首實際上要先向提委負責,才再向普羅市民交代,正正是「次序有先後,程度有深淺」的體現!
我不禁要問,為何作為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的首長候選人,有機會掌管七百萬人的民生、每年四千多億開支並製定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項社會政策,竟然要經過如此一個不合理的規限才可接受市民的檢閱?難道香港人如此不濟,一方面每年貢獻超過二萬億GDP (政府統計處數字),一方面又不能直接提名特首候選人?!這就似如果我想更改現有返工的交通工具選項,但首先要得過半數的港鐵董事局成員首肯一樣的可笑。
誠然有不少聲音指,普選不能一步到位,也要循序漸進。但為什麼香港回歸17年,有關的選舉制度依然如鳥籠般封閉、提名權被緊緊地抓在一小撮離地的既得利益集團手裡。而識字率超過九成五(當中百分之六十五的人更至少有高中學歷)的香港人(香港社會指標網站數字)則長久地不能全面參與其中!有人會說,若然全面開放有關的限制,民粹主義會抬頭,造成福利主義。但如上所述,香港人有智慧、能力作出選擇。更重要的是定期選舉制度,可讓我們反思檢視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再作出選擇,行之有效的三權分立制度亦會制衡極端激進的主張。
香港人一向追求進步,我們的政治制度也應當一同更進一步,與世界接軌。8.31的決定明顯與我們所渴求的背道而馳!惟望特區政府能跳出人大8.31框架並重啟政改,讓港人有這個他們應得的真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