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倡議「18學者方案」的18學者之一,而且真心想藉「佔領中環商討日」這個平台爭取泛民主派支持者認同的話,那麼我除了開記者會和在報紙寫文外,還會透過自己的網絡做一點組織工作囉。18學者中很多都是在各大專院校任教多年的老前輩,相信只要認真一點,每位學者不難拉到50票支持,咁18x50=900,打個八折都夠入三強啦。咁622市民咪多一個冇公民提名的選擇囉!
但學者們沒有這樣做,人都唔出一個去現場拉票──報紙讀到,方案代表說要改為做民調以反映方案在社會上的支持度,代表更呼籲已經確立了三軌方案的泛民黨派更公開地支持和推動18學者一類冇公民提名的方案。這種打算以民調代替群眾運動的進路,以及對泛民的「呼籲」,已經不適宜稱作「輸打贏要」,因為似乎根本唔打算贏,我只見到每一招都是試圖破壞目前已建立的「佔領中環」群眾運動和「真普聯」跨黨派共識。
明明是在搞政治,學者可否搞得堂堂正正啲?
如果是10年前的香港,我看連民建聯都不會認為特首提名包括公民提名有什麼不妥當,因為當北京沒說明的時候,無論是親共定反共,在制度設計問題上大家都會講一點常識。
現在,北京一棍未扑一槍未發,只是講了幾句話,陳老太、湯家驊或18學者就連常識都拋掉,跟着民建聯一起說公民提名這碗飯吃不得,只能吃四大界別提名委員會這碗屎。但仲有一點自尊的香港人,都知道屎只會係被迫食,斷沒有自己高高興興地端起碗來食的道理!
敬告「溫溫溫溫溫溫溫溫溫溫和泛民和學者」,為香港人的尊嚴着想,回歸常識,不要再將飯和屎混為一談,攞架黎丟。邊碗係飯,邊碗係屎,大家識分,無論幾難,香港人就係要爭番一碗飯!
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