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民主派不願見到薯片高民望當選,但主流民意不希望林鄭當選,進步民主派只論述薯片的危險,卻沒有方案林鄭上台後如何抗爭,遑論提出撐薯片以外阻止林鄭當選的方案,而最大問題,就是將策略地支持薯片的民意與薯粉混為一談。去年這個時候,包括長毛在內的泛民為楊岳橋助選,主要宣揚的信息都是「大局為重」,還有人以世界盃外圍賽主客兩場港隊對中國為例,說我們沒有實力對中國進攻,但一定有能力守住自己的大門。經歷雨傘運動的一輪「進攻」但無功而還(黃之鋒語,他指傘運並沒有失敗,只是無功而還,我完全同意),民意轉向「防守」,先ABC守住香港核心價值再說,這是完全不難理解的事。而要具體實現ABC,民意策略地支持薯片,從來都是理性的行為。
就好像我上周五在旺角女人街某餐廳吃晚飯,旁邊坐著兩位貌似八十後的OL,原本只聽到她們在談論到台灣旅行去過那些景點和LadyM的蛋糕是否真的值得排隊去吃,忽然聽到她們話鋒一轉,一位問你想薯片還是林鄭做特首,對方的回應我謹此原文記錄:「曾俊華同林鄭,係打工仔同奴才既分別。係,打工仔老細叫佢做乜就做,但暗啞底可以hea做,夠鐘收左工之後更加唔會搵野嚟做。但奴才係咩呀?奴才係會為左氹老細搏上位,乜野閪野都肯做不特止,仲會放左工特登搵D閪野嚟做。條臭閪本身就係咁上位,做埋特首仲唔變本加厲?」
聽畢,我頓覺自身論述水平相形見拙,只有默默記憶到現在寫下來跟讀者分享;但不管有沒有具體事實證明薯片是 lesser evil ,薯片和林鄭誰是打工仔誰是奴才,市民是有共通的印象,再加上整個建制都站到林鄭背後,葉劉都要向民主300+選委求票入閘,薯片在這種時勢承載市民對抗西環的期望,並非屬於無緣無故的愛。
然而,選委不是一般市民,要表明你是策略地支持薯片,就要跟他講條件。無條件支持的薯粉,只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例如在記者面前擺筒薯片喺枱面,並即場填表提名鬍鬚曾那五條高教界的柒頭皮,你如果說為反林鄭支持薯片,擺張林鄭個樣打左交叉的相還說得通,如果是因為政綱而提名他,關筒薯片乜春野事?
這班人可不是漁農界來歷不明的盲毛,是跟戴耀廷合組名單的高教界選委,點解個 feel 可以搞到愛字頭撐689咁撚樣? 在一月初已有300+選委向傳媒放風,聲稱全體300+選委將與薯片如何如何,令到有個別選委要在自己facebook澄清300+當中根本毫無共識和綑綁投票的決策機制。分分鐘就係你班薯粉太早揭埋條底褲埋堆薯片,變成死亡之吻,搞到張德江南下傳旨撐林鄭。而且現在也過了跟薯片談條件的時機,民意是300+提名薯片的理由,同時也對300+構成壓力,薯片可以擺出一副「你即管不提名我看你如何向民意交代」的姿態。最好的時機,應是薯片上星期在23條和831的立場表現得有所鬆動的時候,而提出的條件,就是要薯片在特首退任大學校監的問題上有清晰的表態,因為這問題理應不關乎中共的政治底線,卻可充份表明薯片的確是與689有別的lesser evil。
或者有人會問,為何叫價那麼低,連林鄭都說不搞23條,林鄭甚至叫300+選委解釋為何她的立場不及薯片接近泛民。薯片處境當然不比林鄭,薯片翻盤的關鍵在於300+以外建制選委中的游離票,態度不可能表現得完全傾向泛民,但林鄭現在寵冠六宮,欠的只是民意支持,只要政治局approve,所有有利民意支持的空頭支票都會拋出來。如果我是習總,我一定批准林鄭講撤回831,公民提名政黨提名乜都得,然後他日歡天喜地通過政改,到2022年特首選舉時才公佈委任梁振英做選舉主任,一個人就可以代替831框架所設計的篩選機制。這就回到最初的問題,這次特首選舉能否出現一個有本土民運發展的結果?
去年一月我來回台灣數次,在台灣除了觀選,還有機會與一些綠營人士會面,其中包括民進黨的青年部、社會運動部、中國事務部、國際事務部的代表,以及台中市長,亦是民進黨的前秘書長林佳龍。當時我每逢見到民進黨人士,我都問他們幾個相同的問題:香港有「本土派」聲稱學習台灣黨外運動到民進黨的抗爭路線,所以提倡「勇武」與「驅蝗」,不知台灣的朋友有何看法?他們的回應可以歸納下列幾點:
一、國民黨長年控制媒體,抹黑民進黨為暴民政治;民進黨一直主張非暴力抗爭。
二、就算是陳水扁執政時期,數據反映兩岸交流的情況一直在增長,民進黨主張建立台灣人身份認同,但並無主張排外或矮化中國人。
三、民進黨是透過積極參與各級選舉去動員群眾和爭取民心,一切行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得到民意認同。
當日我有此一問,當然是為針對像梁天琦等「本土派」甚至「獨派」聲稱他們如何學習台灣「黨外」抗爭歷史的「勇武」經驗。然而,按照民進黨中人的論述,民進黨的本土抗爭經歷當中,選舉才是頭等的戰場,民心所向就是反映選票之上,是兌換抗爭行動成果的重要途徑。
回顧香港自身,經歷傘運落幕,短期內未見有可能再次出現大型群眾運動,戴耀廷才提出以立法會過半為目標的雷動計劃,作為本土民運的新方向。去年太古城票站的人龍,和最終的選舉結果,都在證明群眾認同透過選舉在建制內為反對派爭取更多議席,是增加政權的管治成本,最直接給予政府壓力的方法。這個方向也延續到特首選委的選舉,於是現在我們才有民主300+。其實再加上若干非建制選委,反對派的選委數目應該可超過350人 ,試想像五年後反對派掌握更多選委數目,去到一個地步中共連小圈子選舉都不能操控結果,那就是中共被迫放棄小圈子的時候。
這就是我提出在兩年後可以實踐的本土民運路線圖── 區議會過半。區議會佔147席選委,現在由建制派winner takes all, 如果反對派可以透過區議會選舉奪取這147個選委席位,五年後現有選舉選委方法不變,除非政府下決心瘋狂地dq反對派候選人及再大舉在界別種票,反對派帳面上就可以攞超過500席選委,中共不得不為此作出反應,這就是反對派為政改講價的時機。
當然,要區議會過半困難重重,區議會本身就是普選,但在普選的情況下反對派卻落於下風。當然區議會的選舉制度本身有很多不公之處,由中聯辦各地區工作部提供源源不絕的蛇齋餅粽,到政府部門常常鬆張給保王黨在地區「成功爭取」,再加上選管會到選舉事務處對種票姑息並在選舉劃界方面做手腳,現在還有隨便dq候選人的可能。但在我看來,最大的障礙在於港人登記選民有三百萬,永遠有四成多選民不會投票,而投票的人當中,又有四成多是建制鐵票。亦即是說,從沒有百份之50.1的選民投票給反對派,以投票這實際行動來支持民主運動的選民從未佔絕對多數。
要改變這樣的民情,第一當然要反諸求己,反對派要超越黨派利益,向市民表現出團結的姿態,甚至建立統一聯合陣線,願意透過初選解決分歧及加入群眾參與,務求改變市民對區議會選舉的故有想法和習慣。這一方面楊岳橋在去年選舉作出了完美示範,再加上市民開始認同在建制中「搶位」的策略,如果參考佔中經驗,早在明年甚至今年就開始就區議會「搶位」作為一場運動來推動,「雷動區議會」並非不可能。然而,如果你打開口牌要在區議會搶位,中聯辦自然逼令政府會用盡上述四種方法阻止,這正正就是現在特首選舉結果對於這個本土民運路線圖的影響所在。林鄭會否百份之百按中聯辦的要求在選舉中打壓反對派?全香港都認為答案是「會」,沒有任何異議。至於現在被西環重點打壓的薯片,如果當選而且得到中央委任的情況,還會甘於受西環指揮嗎?長毛和社民連正在向村民說「會」,但村民好像不這樣想。
薯片任特首而免於中聯辦影響,而泛民可以在日後與他的政治互動中,為確保本土選舉公正作出實際行動(譬如委任胡國興作為選管會主席,換撚走馮驊條冚家剷),你問我最終發生的機率是多少,我可以老實回答:不多。但林鄭上台,林鄭免受中聯辦操控的機率卻零、ZERO、完全沒有任可能。
長毛說:無希望,不等於要令自己絕望。民意選擇策略地支持薯片,就是因為那些微的希望。只是民意的支持不是必然,薯片本人能否繼續堅持講人話直至選舉完畢才是關鍵。戴耀廷在小圈子投票前會搞民間公投,投票人數能否超過三年前電子公投,以及薯片能否在公投中大幅拋離林鄭,成為公眾能否影響一人一票的特首選舉的最後機會。畢竟王光亞公開中央對下屆特首人選的四大標準為「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