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Gundam Lam
2010-2012年間群眾運動由五區公投、反高鐵、反國教、碼頭工潮走向高峰和勝利。2014年雨傘運動以清場告終,群眾運動走向低谷和分裂。2015年區議會、2016立法會選舉及特首委選舉洗牌,建制內民主力量仍是少數派。特首小圈子選舉在即,能否在建制外重新推動全民運動成為突破困局關鍵。
各方有意問鼎特寶座的建制派已展開競選工程。然而,喜歡與否不論「林鄭的故宮論」、「葉劉的二十三條表忠」或「薯片親民戲」,也成為全城討論話題,過程中政黨被動回應,市民更是完全沒有議題設定的話語權。因此,特首選委內民主300+應採取主動,推動公民提名運動,提名獲得公民提名的人參選特首選舉,重拾市民在民主運動的話語權。
一旦推動公民提名運動,中共便陷於兩難。一難在於就算不承認公民提名,但也無法阻止變相公民提名的人入閘。第二,中共如果派爪牙參與公民提名攪局,便等於承認公民提名可行,自打「8 . 31人大落閘」嘴巴,同時每收集一個簽名,便等於向多一個市民宣傳公民提名。假使真的有建制派得到足夠的公民提名,也不可能在民間選舉勝出。民主300+最多提能提名兩人參選,如果多於兩位市民取得足夠公民提名,只需進行民間特首選舉便能決定人選衝擊小圈子選舉。
元旦遊行包括學聯在內,大部份大學學生會沒有參加,筆者沒有怪他們,更多是憂心。任何民主運動,如果沒有學生領袖參與,這個運動不會有未來,這是每一個人需要反思的問題。遊行中一個婆婆堅韌的背影令印象深刻,年輕人我們其實不孤單,期望有天更多人並肩作戰。
希望在於人民,改變在於堅持,互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