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街布販市場(棚仔)被政府迫遷清拆在即,食環署仍拒絕回應早前的立法會動議,無意撤回農曆年後搬遷期限。一班關注棚仔的義工聯同布販在12月27日下午發起布藝手作市集,聲援棚仔布販;當中有五十多位本地手作人參與。
一眾立法會議員劉小麗、陳淑莊、毛孟靜與及深水埗區議員伍月蘭、衛煥南等亦到場支持棚仔。一眾支持者圍繞棚仔「手牽手. 守棚仔」大合照,以顯守護棚仔的決心!
棚仔布販與來自不同專業範疇的義工,經過大半年舉辦多次規劃工作坊及民間咨詢,製作了棚仔民間方案,爭取未來在通州街臨市街市發展「棚仔社區布藝時裝中心」,但政府仍未表示會接納有關方案。棚仔義工代表認為,政府現時只與個設計院私下商討通州街臨市街市第四、五座的發展,政府至今仍未有公開有關討論內容,根本是黑箱作業!
棚仔布販代表何應開表示,現在食環署仍未有表示會撤回「八折市價租金競投」以撤遷去通州街臨時街市,亦未有表示會承認其中17位布販的安置身份、落實發展民方案、妥善安置通州街橋底露宿者;布販經過一年多與食環署討論,最後只單方面提出布販不能接受的搬遷方案,布販深感憤怒;要求政府回應立法會議員設立跨政府部門專責小組之動議、撤回清拆期限,重新商討搬遷細節。如政府未能與棚仔布販於搬遷安排上達成共識,布販只好堅持不遷不拆! 期間,亦有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及共支持者包括,支持創意業發展的黃英琦女士,表示要保留棚仔、希望政府考慮棚仔民間方案。
去年8月,政府通知棚仔布販,要收回棚仔現址以興建200個居屋單位;觀乎2015年的立法會文件,政府已在深水場區內規劃20,000多個資助房屋(公屋及居屋)。現時仍有50位非持牌經營者在棚仔布市場經營,但政府只承認其33位布販,其中17人被拒絕承認。
「棚仔社區布藝時裝中心」民間方案以「社區、產業、承傳、創新」為目標,擬將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物料採購、製作(自造者空間)、教學、銷售、展覽/表演),同時設立布業歷史資料館;將棚仔布販連繫深水埗社區歷史,延續棚仔支援時裝創意業及營造社區的特色,內容包括:
(1) 創意基地: 提供車縫共享交流空間予缺乏資源的(年輕)設計師,支援「下游」時裝產業 ;
(2) 自造者空間: 社區車縫空間提供適當資源支援社會創新及服務社區,讓青少年、社區人士能有空間資源去接觸布藝品製作技術,同時提供社區人士(如:本地, 新來港或南亞婦女)使用、培訓及就業的機會;
(3) 工藝師傳保育:保留傳統布藝製作技術(如:褀袍師傅、紙樣師傅、鞋匠);可透過工藝師傳進駐、工作坊教學將技術承傳,同時服務時裝設計師、社區人士;
(4) 本地布業及紡織展覽陳列室:用作展示由過去到現在,紡織和時裝產業的生產過程及相關機械、工具,以及深水埗布業及棚仔角色的歷史
欽州街布販市場商販關注組、棚仔關注組
2016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