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ABC,又來一個CBA,李柱銘話齋:Choose Best Alternative。其實再真誠一點,不就是造王,力谷曾俊華囉。
猶記得雨傘運動時,各大佔領區遍佈「我要真普選」黃幡,好些灰心喪志的時刻,獅子山上突然又掛起黃幡,振奮人心。這些是口號或是甚麼,可以延續多久,化為怎麼樣的行動,時間終將證明了。
不過兩年,傘運後首場特首選戰的主旋律,竟然是ABC、CBA之流的選戰策略,觀乎選委結果,部份表明投白票的參選人,例如高等教育界的「Politics1001:學者抗命」竟遭遇慘敗,其成員明言如能入局,將會透過佔領投票會場等方式,試圖製造流選,連如此和理非的抗爭都不獲支持,所謂選委大勝真是讓傘友啼笑皆非呀!
民主派另一票倉,社福界的社工復興運動同樣旗幟鮮明「投白」,也是慘敗!一般巿民會認為社福界立場或較偏向基層,更有團隊鼓勵街坊參選,令此界別選戰與其他界別大不一樣,而1200人小圈子,最排拒的是何人?其實就是基層巿民,各個界別的前線打工仔幾乎都沒有票。可惜的是,突顯制度不義、拒絕在特權階級造王的社工復興運動團隊,只有一人入局。
如果我們接受CBA,當初何必堅持真普選?如要造王,由全港巿民僅擁有投票權的假普選方案,不也可以接受嗎?總比少數人死逼爛逼,擠入小圈子造王,來得更全民性吧?
雨傘運動兩周年,時間是前進了,抑或倒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