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頌恆和游蕙禎在立法會宣誓加入「支那」的辱華內容,游更以粗口代替中國的英文稱號,引起軒然大波。其後二人使出「鴨脷洲口音」等「小學雞式」辯解,侮辱市民智慧,令人更為反感。至於有人考究歷史,指「支那」一詞不一定辱華,其實只是掩耳盜鈴,當時二人的語意明顯意在侮辱,無謂死拗了。
近年,有部分香港人否定中共政權、否定中國、以至否定中華民族,他們主張港獨,以及不承認中國人的身份。諷刺的是,推動相近政治主張的領軍人物如梁天琦其實生於內地,後來移居香港,早前更為梁頌恆和游蕙禎助選,梁游二人使用支那一詞之前,有否想過梁頌恆其實曾經也屬於他們口中的「支那」人?梁游兩位的先輩或親人是否也是「支那」人呢?
話說回來,我對二人言論當然反感,但香港始終是法治之區,不能以個人好惡或政治判斷凌駕法律,摧毀制度。法律規定立法會主席需盡快安排當選議員宣誓,辱華事件後,梁君彥已取得法律意見,並作出裁決容許他們再次宣誓,梁振英向法庭申請禁令阻止有關程序,亦遭法庭否決,因此梁君彥理應按照法例,容許二人宣誓,日後如發現違反誓言,可再循法律途徑追究。
但現時建制派以無限期流會方式,阻撓二人宣誓,變相剝奪他們經市民授權的議政權力,其實亦是對梁君彥赤裸裸的施壓。
以足球賽為比喻,建制隊選出的球證,按例判違規對手黃牌,建制隊不服,要求一定要判紅牌,否則罷踢,如果球證最終屈服改判紅牌,球證公然變黑哨,這場球賽亦無需再踢吧。
原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