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50年手藝 屯門線面師好姐:希望唔好失傳

$
0
0

線面師好姐(左)、工黨屯門區議員譚駿賢

(獨媒特約報導)食環署計劃向各區街頭工匠發牌,有望拓闊小販的生存空間,但於屯門區議會遭到議員反對

其中一名申請人,是於仁愛廣場對出天橋底停車場擺檔的好姐。她在電單車車位後、只夠一人通過的窄長空間,放兩三張膠椅,打開工具箱,就成了檔口。

健談的好姐今年64歲,她的手藝承傳自祖母,15、16歲時學懂,那時在鄉下,線面有如新娘出嫁的一個儀式。好姐結婚來港後,也有繼續為親友線面,直到約17年前才正式入行,在現時的位置擺檔至今。好姐的客人,不論老中青、男女都有,曾有女學生從網上知道好姐的手藝,專程從將軍澳來幫襯。

入行線面前,好姐在大家樂做三廚,後來因為被調職到東涌,路途太遠就辭了工。在大家樂上班的日子,好姐每天都會路過線面檔,心裡想「我都識架喎,做到退休,我都跟阿婆喺度掹毛!而家俾我真係夢想成真,哈哈哈!」好姐笑說,十幾年下來,「我呢個樣仲後生過坐低嗰陣」,「那時在大家樂死做難做,又唔識保養,個人又冇咁開朗」。

IMG_0511

新買的線面線,好姐不會立即用,要重新捲一次「放氣」,才不易斷。

IMG_0513

線面時塗上面的白色粉末,好姐用的是從中山訂購的旦粉,廠商技術傳承三代。她說在香港只買得到爽身粉,但太滑不能用。

子女都已出身,好姐做線面只是「賺錢買花戴」,不覺得辛苦,最開心是可以與客人「打牙骹」。好姐遇到很多好客人,建立了深厚交情,「好似兄弟姊妹咁」。最初她沒有客人,有人試做後覺得好姐手勢好,整整一個星期每天站在檔前幫她拉客;曾經有同行找人打她,有客人為了讓她安心繼續做生意,每天在檔口保護她;今日為她遮風擋雨的太陽傘,也是街坊所送。

說起自己的手藝,好姐自信滿瀉,眉飛色舞地說是祖母一輩的傳統技術,非一般「上網學」的線面師可比。她又堅持慢工出細貨,「我先生經常講,你快啲得唔得呀,人哋三個收錢,你一個都未收錢。」好姐樂意教人,但女兒們都沒有興趣,她現正計劃與工黨區議員譚駿賢合作開訓練班,一分錢也不收,「我想發揚光大、唔好失傳嘅啫」。

IMG_0469

譚駿賢支持發牌 發起街坊報料

工黨區議員譚駿賢認為,發牌是好事,讓小販手藝得以傳承,他也特意前來試試好姐手勢。

部份區議員反對發牌方案,譚駿賢表示理解他們代表的中產階層想法,但認為代議士應與時並進,「連政府官僚文件都識得講,時代、社會、價值觀在變,我們自己是否都應該改變?」他指,過去「不斷起好靚的屋苑、商場」的價值觀已經改變,「尤其是年輕一輩,受咗咁多商場文化、領匯霸權的煎熬,大家都想有啲獨立經營、特色傳統的事物」,「香港好多嘢正在消失,以前我們不覺得很美好,但經過十幾廿年的超級商業化洗禮,大家發覺有啲嘢係值得保留,小販是其中一種。」

譚駿賢又認為,小販一大意義是與社區的互動,遷至室內會破壞此關係,純粹變成一種商品,又指就算發牌招來大批小販申請,也不過反映傳統工藝有市場。

不過,譚駿賢指整個屯門區有很多工匠小販,單是仁愛廣場附近,便還有幾個線面檔,但食環只建議向三檔發牌,希望署方解釋準則為何,以及提供區內小販統計數字,讓公眾討論。他更發起了「屯門友」報料,收集區內工匠資料,「同食環署對數」,要求全面發牌予這些小販。

更多:
食環擬向三線面師發小販牌 屯門區議會拒放行

記者:劉軒
影片:tin_the_fatty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