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兒童時光不再「童」,長期沉在壓力中

$
0
0

兒童時光不再「童」,長期沉在壓力中
兒童節爭取改善教育制度遊行及請願行動

4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小朋友經過一個半學期的努力,本應懷著興奮的心情享受兒童節的氣氛。但是,現今香港的學童和青年,每天都要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功課、測驗和考試壓力,實在被壓得透不過氣來。為了爭取檢討教育制度,改革操練文化,一班關心教育制度的家長、兒童、青年、老師及社工遊行至政府總部請願,透過遊行及集體行動,表達我們對教育制度的訴求,促請政府回應,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

面對近期一宗宗學生自殺身亡的事件,社會各界都紛紛表示哀傷,不過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呼籲學生要逆境自強,並叫學校、老師和家長「加把勁」,而對現今教育制度的問題隻字不提。試想想現在學生一生的時間,大部份都在學校和學習中渡過。早上起床,上學至黃昏,做功課至晚上,幸運的,有1-2個小時看電視,然後睡覺,再迎接新的一天。這樣的生活無疑是將學生放在一個狹窄的籠牢,將學生的生活空間越加壓縮。正因如此,改善現時的教育制度是政府當務之急要解決的問題。

故此,聯席認為政府應改善現有的教育制度,我們的訴求如下:

全面檢討各教育階段之評核制度與方式,並取消TSA

在香港,教統會於1997年建議引入質素保證機制,本意在於在教育系統中設立不同學習階段,依時評估教學進度和成效,衍生出「自評」、「外評」、「全港性系統評估」等產物。然而,在一片評核的風氣中,整個幼兒、小學及初中教育漸漸變成「教育為了評核」,偏離原來「評核為了改善教育」的道路。關學聯於上年11月進行調查,發現大部份學生上學時間超越8小時,每天平均有7份功課或以上,更要應付許多默書和測驗。許多家長表示子女平日完全沒有娛樂時間,更出現睡眠不足的問題。學業壓力日積月累,讓人擔心學生的身心靈發展。故此,聯席要求教育局全面檢討各教育階段之評核制度與方式,並取消TSA「全港性系統評估」。

增加對職業及技藝學校的資助,設立更多有質素和有認受性的職業學校、體藝學校

2005年,教育統籌局(今為教育局)將九年免費強迫教育增加至十二年,並伴以高中課程改革及四年大專學制。然而,自新高中學制於2009年實施以來,在課程結構上,新高中學制共有25個學科,比舊課程減少17科,扣除4科必修核心科目,學生最多只能於21個學科中選擇4個學科修讀,加上,大部分學校傾向開辦以大學收生作主導的學科,以及教學空間的限制,大大收縮了學科的選擇,術科的發展,學生根本無從按興趣和能力,自由選擇學習路向。

此外,新高中學制為照顧非學術型的學生,與各教學團體合設應用學習科目36個,然而,其認受性及實用性之低,加上社會對非學術型科目的標籤,令應用學習科目之報讀人數寥寥可數。由此,新高中學制與「照顧不同類型的青年,獲得多元化的出路,達致全人發展、終身學習」的目標,可謂南轅北轍。教育局應重新實踐教育的目的,減少競爭,著重學生學術以外的發展,故此,聯席要求教育局設立更多有質素和有認受性的職業學校、體藝學校,讓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有更多升學選擇。

增加公帑大專學額,改善學生資助的還款政策

政府自2003年後著力推動教育產業化,由私立院校提供更多的專上教育學額予適齡人口。政府一直聲稱有60%左右的適齡人口接受專上教育,但政府所提供的資助學額卻只有適齡人口的約18%,未能就讀公帑學位的學生只能選擇自資課程。假如家庭狀況未能應付學費開支,學生則需要向學生資助處申請借貸,意味在畢業前就已經負債十數萬。加上,近年自資學位學費有增無減,對於同學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壓力。此外,在教育產業化的大方向下,本地大專院校提供的學科與經濟市場高度契合,對學術發展及交流造成負面影響,直接縮減了青年人的發展空間。故此,聯席要求政府不要將大專教育的責任推向市場,增加公帑大專學額,改善學生資助的還款政策,並推行政策鼓勵大專院校開設更多元化的學科,真正提供機會予青年發展。

透過今次行動,關學聯與其他關心教育制度的團體,希望約見教育局長吳克儉,進行直接對話,希望局長不要偏聽,也不要離地,可以更清楚明白學生的處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