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劉軒
公民黨雖然被界定為傳統泛民政黨,然而楊岳橋,活於抗命時代,也擊出了他的節奏。你不寄望他向警察投擲磚頭、放火,可是示威者在警署最無助的時候,楊岳橋不在電視機前食花生,而是身處警署內室,不認同,卻給你支援。
義務法律支援在抗命時代日益重要,零星衝突隨時發生,為甚麼他要幫助你?因為他同樣憎厭港共政權,在橫衝直撞當中,盡一己所長「走位」幫拖。初一晚上,多少示威者對暴動罪有備以來?你前我後,策略分歧,卻在同一個大戰場。
辭職補選,同樣公民黨,議員卻大不一樣,用自己的專業連結抗爭者和議會。陳家洛開始為網絡廿三條點人數,何況楊岳橋?當年吳靄儀反對修改議員規則,難道今天楊岳橋會贊成?
街上的磚頭若是憤怒的積累,非投擲不可,身邊眾多同情的朋友,其同情又何嘗不是日常憤怒沉澱,在初一晚上轉化成理解以致同情?楊岳橋會明白,因為他一直身處其中。而我們越不忍社會撕裂,我們就越要思考社會上需要甚麼人默默連結。
初一以來,思緒一直未有疏理好,然而越接近2月28日,我越覺得不管民調怎樣,議會需要楊岳橋,他值得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