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互惠的初選——從2007年立法會港島補選說起

$
0
0

原圖:蘋果日報

因前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辭職,而引發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將於明年2月28日舉行,1月5日開始報名。各泛民主要政黨已表明不會參選,全力支持公民黨的楊岳橋接替,楊亦而因此棄選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另一邊廂,新興的傘兵組織青年新政在區選贏取1席後,表明希望與公民黨進行初選協調。

西環變幻時版主戴毅龍在《立場新聞》撰文,就青年新政要求參與初選提出一系列問題,質疑這是「有賺無賠」的政治舉動,亦會增加內耗。這一系列爭議及質疑,讓我想起2007年那一場港島區補選泛民初選。

正式初選前的「內部初選」

2007年,立法會港島區直選勝出的民建聯主席馬力病逝,建制派協調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出選。在正式選舉前,不同於今次各黨派均同意由公民黨「繼承」議席,而是各路人馬均有意參選。民主黨一度在9月6日的會員大會上,通過推舉「萬年第二梯隊」、中西區區議員甘乃威出選。因民主黨在2004年立法會選舉過度告急致敗的何秀蘭亦表明有意參選,但最終內部協調「成功」,甘、何兩人退出,主流泛民政黨支持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出戰。

當年距2003年僅4年,基本法第23條立法仍歷歷在目,阻止復出的葉劉淑儀當選成最主要目標,「泛民大佬」的考量為擔心甘乃威及何秀蘭兩人號召力不足,需要一個能最大機會擊敗葉劉淑儀的人選。值得一題的是這並非甘乃威首次「讓路」,2000年立法會選舉期間,民建聯程介南被揭發醜聞,在當選後辭職,泛民推舉余若薇參加補選,擊敗民建聯的鍾樹根。

陳方安生對勞永樂

2007年的泛民初選,最終只有社民連副主席勞永樂成為陳方安生在泛民主派初選的對手。時鐘回撥當年,泛民及傳媒對勞永樂的參選,同樣是質疑居多,例如指原被視為建制派、曾任醫學界功能組別立法會議員的勞永樂「忽然長毛」;民主立場不穩;勝算低;破壞泛民團結;目標只為宣傳以鋪路2008年立法會選舉等。

社民連及勞永樂參加補選的政治考量亦是相當清楚的。社民連成立於2006年,這是打響名堂之戰,亦可樹立與主流泛民不同的形象,另一個目標自是2008年立法會選舉,就勞永樂個人而言,這同樣是打造泛民主派形象的好機會,選舉開支亦遠比正式選舉為低(整個初選開支約14萬)。

2008年立法會選舉港島直選結果,某程度上反映參加初選的決定在政治考量上完全正確,退出社民連的勞永樂獲20,523票,社民連曾健成獲10,202票,總計而票數為30,455票,即便沒有分裂事件所造成的形象損害,理論上勢將壓過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名單,取得港島最後一席(余若薇餘票為30,362票)。

當然,是否舉行初選的政治考量,是屬於雙方的,陳方安生參與初選亦可作為正式補選的熱身,同時獲泛民主派共同推舉的正當性。需知當年陳方安生受到的批評亦不少,如「忽然民主」;在任政務司司長期間對民主運動並不熱心;在多個社會議題上立場不明;不認同「泛民」一貫的內部協調/推舉等。陳太雖參與當年的七一大遊行,但因恤髮而提早離隊亦令不少民間團體不滿。

泛民主派雖稱為「泛民」,但理念、方向、政綱、行動方式不盡相同,協調、初選本身,均是特定政治環境及選舉制度下無可奈何的選擇,「泛民初選」完全不能和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政黨初選」作比較。在區議會選舉及今次新界東補選均屬單議席單票制,採得票最高者勝制,在建制派高度統合的情況,其餘勢力如為避免最壞結果(建制派當選)出現便只能協調。可以設想,如果香港的投票制度為單一可轉移票,即可按次序選擇候選人(即按1、2、3…選擇候選人,當選者必須獲過半數最高票,第一選擇票如未有候選人過半數,即會點算第二選擇票至有候選人符合條件),那麼泛民主派本無協調的需要。

協調的動力在每一場選舉亦並不相同。2007年的港島補選,泛民如不協調而對手是葉劉淑儀下,必然會將議席輸掉。相反今次新界東補選,參考2012年立法會選舉結果,泛民獲26萬票,佔57%,比建制派總得票多出7萬票,建制派亦未如當年早早確定候選人,加上在今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差點失去沙田區議會控制權,即便公民黨與青年新政同時出選,泛民重奪議席的安全系數是較當年略高。

協調其實等於以制度令有意參選者退選,各黨派亦不必然會認同會出現最壞結果,甚至不認為建制派當選是最壞結果,因此我們同樣無理由要求表明考慮直接參選的本土民主前線參加初選。

然假如彼此是認同建制派當選是最壞結果,那麼多次選舉結果均反映協調及初選確是能有效避免此情況出現,而初選亦可以是互利的。今屆區議會選舉,民主黨與傘兵有五區相撞,結果僅一區勝出,其餘四區則兩勝兩負。餘下的問題是,泛民主派能建立一個大家共同認可的制度嗎?

戴毅龍在文中認為青年新政要就初選的安排提出更多可操作的細節,絕對是合理的要求,亦是各泛民主派政黨要共同推動的。

且看2007年的泛民初選的機制,該制度其實頗為複雜,由民意調查(50%)、泛民團體(30%)、泛民立法會議員(10%)及泛民港島區區議員(10%)投票四個部份組成,換算成總得分。10個泛民團體即民主黨、公民黨、前綫、民協、社民連、職工盟、街工、公民起動、婦女參政網絡及民主陣線,每團體有10票。泛民立法會議員則為25名,泛民港島區區議員則為29名。

上述這些泛民團體及泛民議員,連同100名經抽籤的市民,獲邀出席當年9月24日在堅道明愛社區會堂舉行的初選辯論,多間電視台及電台場均現場直播。當年辯論由梁文道主持,流程則為候選人簡介,然後由三位嘉賓(馬嶽、陳健民、戴耀廷)提問,然後抽出提名人及公眾提問,最後是總結,並無設有互相質詢的環節。辯論結束後,泛民團體代表、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進行投票,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則在辯論後翌日(9月25日至28日)進行民意調查,訪問逾1,000位港島區選民,再按機制計算兩人得分。

201511261
圖:維基百科、大紀元時報

制度的設計往往決定結果。不無意外,在以主流泛民為主的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界別,勞永樂僅各獲2票支持(約10%)。相反在泛民團體投票方面,勞永樂獲79票,佔36%,某程度上反映部份民間團體不滿陳方安生在個別社運議題上的立場。比重佔50%的民意調查,陳方安生則以81.1%完勝。最終港島區補選結果,陳方安生以175,874票,擊敗137,550票的葉劉淑儀當選,當年另有6名候選人,包括保育人士何來。

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是泛民辦的第二次大型初選,由民協馮檢基及民主黨何俊仁爭奪,這其實更似是為同年舉行的立法會「超級區議會」功能組別選舉作熱身/宣傳。與2007年比較,初選制度最大的分別便是完全取消泛民團體及議員的比重,改為舉辦公眾投票。公眾投票與民意調查結果各佔一半,最終有33,932人投票,由何俊仁要60.9分勝出。當年初選的公眾投票,市民仍須親身到票站投票,不算方便,而去年和平佔中舉辦的公投,只要能登入網站便能投票,結果逾80萬人參與。

螢幕快照 2015-11-26 下午3.52.31
圖:維基百科

僅是提出初選要求,確實是過份「廉價」。參考這兩次泛民初選,我們能設想一套防止胡亂提出初選、各黨派及市民共同認可的制度嗎?筆者姑且拋磚引玉。

提出初選的團體或人,必須先有一個「候選人」,該候選人必須向公眾表明其政綱及其他立場,並按比例承擔初選經費。如何「入閘」方面,可以採取混合機制,如07年的泛民團體及議員提名,再加上公民提名(如立法會獲500名選民提名),「入閘」後舉辦初選論壇,期後公佈一個初步民調,最後是舉辦電子公投決出最終候選人。

至於對青年新政「染紅」、是否真的曾參加雨傘運動等的質疑,其實一如當年的社民連,最終只能讓時間說話。

螢幕快照 2015-11-26 上午11.32.01

螢幕快照 2015-11-26 上午11.32.13
圖:勞永樂當年參加泛民初選的單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