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風起的變革日:社區公民與區議會候選人的約定

$
0
0

早前共15名區議會候選人宣佈支持《社區公民約章》運動、並會通過出選,把其中所倡議的「命運自主 社區開始」精神,帶入議會、帶入社區。

究竟《約章》有何獨特之處、會令這班候選人願意支持?不是參選已算身體力行了嗎?其實,若果一如以往只是參選,因循的只是舊有的「政治代理人」模式--由選出的區議員去代為爭取權益,服務得好就下次投他票。在過程中,市民並沒對社區需要和議題加深認識,更枉論明白自己對社區原來是有擁有權(ownership)、「有say」的。不錯,區議會行的仍是代議制,而《約章》就是希望打破這種舊瓶新酒模式。

「今日是個好好的日子,亦是個很大的日子!」約章運動倡儀人之一、大律師吳靄儀在那個起風的日子說。站在一班年輕候選人中,從政資歷最深的她不諱言建制派壟斷令區議會老化,不少區議員「庸碌、老化、過時、阻礙民主」,而這種長久以來的資源和權力壟斷,令人覺得「不如認命」。由「土地正義聯盟」、「流動民主教室」及「撐傘落區」等多個民間團體六月底時發起的《社區公民約章》,所倡議的「命運自主 社區開始」就是要打破這壟斷,將區議會當成有實權的市議會,聯合每區有心的市民,走出過去這種被動模式,社區不再倚靠一個或幾個人去解決問題。每區成立居民網絡,由互相認識連結開始,再透過各區舉行居民大會,找出社區需要解決的問題,討論並達成共識。關鍵來了--區議員不再是密不透風的高高在上,而是演化成協調組織、策劃執行的角色,把與居民的商議結果,帶回議會去解決。

這15位候選人大多數是雨傘運動後決意多走一步的政治素人,亦有少數具從政經驗,包括「西環飛躍動力」的劉偉德、葉錦龍、伍永德,再次出選、為現屆中環選區議員的民主黨許智峯,「灣仔好日誌」的楊雪盈、關注灣仔區公共空間的黃瑞龍,現屆南區區議員、民主黨的區諾軒、「城鄉共生連線」置富選區的姚松炎,油尖旺區民協的歐陽東,「城鄉共生連線」元朗八鄉南區的朱凱迪及北區沙打選區的張貴財,工黨成立以來首名區議員、大埔現任區議員郭永健、「創新大埔」的鄭煒,沙田區的翁愛明以及出選瀝源區、社民連的黃浩銘。這批支持這理念的候選人,將把這種革新精神融入政綱中,通過這運作模式居民能夠充權,慢慢理解每個人對社區、對社會都有責任,亦有參與權利。

南區置富區候選人姚松炎教授:「這正正是政府說貧富懸殊解決不了,但我們在社區就是告訴他們:我們是可以做到!打破財團壟斷,去解決貧富懸殊的!」

其中,對居民自主參與最富經驗的是《約章》倡議人之一的姚松炎教授。這名從事城市研究的學者,花了四年時間,把民主理念通過社區參與落地生根,在居住的南區置富選區內,進行了擲地有聲的示範。「透過社區自主、公民參與,我們能帶來我是翻天覆地的改變!政府說環保難做,電費過去十年不減反加少,全港平均數上升了7%,但我們在社區中透過共享經濟,已減了居民一年100萬元的電費了!」圍觀人士不禁小聲的「嘩」了一聲。

他續說,一年之內,通過居民回收廚餘作天然堆肥,社區已減少15%固體廢物;肥料不用往外求,直接回到社區農圃,環保可「一條龍」做到。「只要在社區中有墟市,便不用讓地主霸佔商舖、提高租金令小店生存不了。透過共享經濟模式,不單帶來綠色生活環保的理想,亦能幫社會解決貧富懸殊和財源壟斷的惡果。」聲如洪鐘的姚教授說。

通過建立公民社區,《約章》希望撒下的是一顆顆民主的種子。吳靄儀對筆者說,不單是社區層面自主的改變,這約章給予來自不同政黨團體的人很大的合作自由度,亦減低政黨間的磨擦。「不同政黨團體並不要緊,有共同的理念,已經可以一起做。」她說。「是叫你做朋友之嘛,又不是叫你結婚!大家共同做一個計劃,有何不妥?這給我們很大的自由度,是民主的新路向。」

首次出選灣仔大坑的楊雪盈,是15人中兩位女候選人之一,笑意盈盈特別亮眼。她希望在區內成立公民平台,讓區民溝通彼此對社區的想法,如在大坑有較多居民飼養寵物,可透過平台表達他們對設立寵物公園的想法和願景。在大專兼任講師、專職文化藝術與政策研究的楊雪盈說,早前曾透過社區組織「灣仔好日誌」展開「做定選民、揀個好人」活動,想以較有趣的設計,吸引更多年輕人關心政治。她決定參選的導火線,是東北發展撥款在立法會財委會被強行通過,令她細想在這社會形勢下如何能為社會做得更多,「看著班學生很『心噏』,現在這年代已是這樣,將來會如何呢?」

灣仔愛群選區黃瑞龍看公共空間:「小時候沒有這麼多顧忌,想玩boardgame,沒地方玩亦沒錢租場,唯有坐在屋邨商場席地而坐,從前我和朋友們都願意嘗試發問,為何不能用這公共空間去做想做的事?漸漸政府立了很多規則,令愈來愈少人用。但這一年落區,市民是有意見的,當被問及公園、街道應如何使用時,他們是有很多意見的,但純粹是政府給了很多不合理的限制。

...我參選的理念,是要相信街坊的民間智慧,他們的看法要謙虛觀察和理解,要有方法、地方、體制去讓他們討論,去讓他們能作決策,而不是等區議員話晒事、不理街坊感受。」

提及灣仔,不能不提的是2004年在黃英琦領導下,灣仔區議會在社區推動民主理念和公民參與的那段「神奇」時光。回看《約章》所倡議的,更覺黃英琦和區議員金佩瑋等人當時極具前瞻性,是一個真正運作良好議會的示範。她說,可借鏡這些先行者,但畢竟政治環境不同,當時建制勢力仍未坐大,市民對政治亦較樂觀。「不過現在可以是危、亦可以是機。機是,近年大家多了對政治關心。」她說。

放眼十年後的香港自強

為免出現更多如在鰂魚涌不能避雨的「巨墩避雨亭」、每區一億元社區重點項目計劃之下的觀塘「音樂噴泉」和林村「天安門」等的項目,區民有必要更好地監察區議會運作。《社區公民約章》的十八區區議會監察小組正把議會艱澀難明的文件簡化成資訊圖像,以便更多市民能掌握議會內發生什麼事,和如何花納稅人金錢。「究竟我們想要得物無所用的地標式建築,如3D噴水池或滿放花糟的海濱長廊,還是能惠及全區街坊的流動牙科診所和居民能共享的休憩空間?」中西區石塘咀區的葉錦龍說。他說,希望透過社區公民大會審議區議會議程,以及讓區議員用結果去投票,令區民能參與監察區議會運作。

全港18區共有431席民選議席,據《蘋果日報》報道,其中66區因只有一名候選人而自動當選,大部分均為建制派。這15名候選人一起站在時代廣場的那天,風刮得很大,直幡不住被吹倒,又把義工們手中的直幡吹反,多名義工要藏身在候選人後面、盡力拉直不住飛揚的幡;又有候選人不慎掉了手中的單張,撒了一地。但在這個起風的日子,在人來人往的廣場中,他們即使未必運作順暢、經驗豐富,即使聽眾或仍未能全然理解他們所倡議的理念有多「翻天覆地」,至少他們為自己的城市和社區踏出這一步。

「今日我們這麼多人連成一線,並不是在看今屆區議會,我們的目標是十年後的香港、十年後的社區。」中西區大學選區的劉偉德說。「十年後,要看我們如何互相協調合作,令香港繼續自強。」

香港社會受到來自四方八面的陰霾濃罩,自由自主基石受到嚴重打壓,看似難以在急速擴散的黑暗中找到一線光,但那天眾人在風中帶著希望地說著對社區、對香港的各種願景,令筆者想起風能吹散濃霧瘴氣,想起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告別作《風起了》中對困境中人們所作的溫柔鼓勵,以一句來自法國詩人Paul Valéry《海濱墓園》的話貫穿整套電影:「風起了,也要努力地活下去」。

風起了,也要努力地活下去。

師奶合作社 - 翁愛明 l 攝:Una So

油尖旺區油麻地南候選人歐陽東談社區經濟:「區內很多人在做共享經濟實驗,面對問題是,他們很驚隨時要走鬼,以物易物也要留意食環署何時會來。

油麻地區很有條件作共享經濟,如漂書、以物易物去建立社區,亦有很多人有需要。一些快過期或過了最佳食用限期的食物,有人會拿去用,有一個很大的平台已存在在油麻地區。

為何區議會不能就社區共享經濟去劃一個區域,去讓這些活動合法合情合理,讓剩餘物資好好利用?」

攝:Una So

南區利東一選區候選人區諾軒:「開居民會重要之處,在於是一個能讓街坊發表意見的平台,然後一點一滴滙聚成民意,繼而再想像社區如何走下去的路向。

區內有幫居民驗窗計劃,如何利用區議會平台去實踐理念?南區區議會有不少撥款用了作嘉年華,這只不過是18區中其中的例子,但撥款是否只能去到這裡為止呢?每年是可以拿撥款的,由社區決定如何使用,不要以為不能實踐,很多社福機構和區內組織都很樂意組織居民,就著撥款表達意見,其實社區對如何用款是有很多想法的。

但作為區議員是不應一意孤行,我鍾意點就點,是否首先可由街坊說出看法、再由他們決定這些錢應如何用?」

攝:Una So

大埔運頭塘區候選人鄭煒:「早幾個月發生了「林村天安門」,心中感到過份,大埔區議會只是搞了場很少人的諮詢會,兩年以來沒再進一步諮詢...很多居民不知發生何事。我認為重大決策是需要開居民大會去決定如何發展,希望市民能走多步,不要依賴區議員,踴躍參與社區平台討論,發展民主。」

攝:Una So

《社區公民約章》倡議人岑敖暉和周永康亦出席支持

攝:Una So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