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Gundam Lam
去年9.28警方在金鐘施放87枚催淚彈,促使雨傘運動爆發,成為香港歷史上最重要的抗爭運動。時軸往前推演,9.26重奪公民廣場行動,一眾學聯、學民及社運參與者被捕,引發數萬群眾聲援,成為9.28政府失控的施壓點。而9.26的基礎、起點,是9.22學界大罷課:在政治壓力高漲、極權無道的情況下,學生以道德感召反撲。
時空重返2014年7月1日,晚上12時,時任學聯成員坐在7.1遊行終點的大台,拉開實踐當時歷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抗命。萌生抗命念頭,源於數天前的一個會議:6.22公投結果,70多萬人表態要求公民提名,政府不予理會、建制派弄虛作假詆毀公投結果。學聯成員因此認為需要實踐談論多時的公民抗命,激發民間抗爭的熱情。7.2留守遮打道,「希望在於人民、改變始於抗爭」的口號響徹中環,接近500名市民與我們同行,一起步入黃竹坑警校,印證了公民抗命的概念在民間發芽。承接7.2行動,我們構思如何推展整個民主運動,罷課的念頭油然而生。
罷課,本身是激進的概念,具戰鬥性的罷課能夠癱瘓學校運作,使社會的人才生產鏈、經濟架構受到衝擊,從而製造政治張力以及增加民間的政治籌碼,準備與政府博弈。但在香港,這支歌仔卻唱不響。
香港的學生運動基礎一向薄弱,過去作為學運龍頭的各個學生會組織,普遍難以在校作政治性動員。而這種窘境又是相當動態的構成:一方面這是過去學運在組織上缺乏視野和連結性,另一方面香港政府透過公開試和社會壓力對中學生(甚至大學生)的「馴化」做得相當充足,難以在校園營造議政的氣氛。
另尋出路的嘗試
因此,9.22罷課是一個嘗試:嘗試在戰鬥性的罷課外找一條出路,能夠發揮到學生在推動社會變革的角色,透過學生的犧牲作道德感召,呼籲大眾以社會抗爭及公民抗命爭取民主,對抗極權。而罷課當中的「罷課不罷學」口號,除了希望降低同學參與的門檻,亦開拓對於學習的更「激進」想像:人生到處都是課室,學習沒有框限。百多位知識分子開設接近一百堂公民講堂,其規模乃香港史上罕見,亦催生了日後教師自發的公民教育團體,成為在罷課時及日後向市民大眾提供社會反思、公共知識的平台。
罷課所營造的氣氛和鬥志,在開拓往後的運動是相當重要的。9.22大罷課在中大百萬大道展開,參與人數高達一萬三千人。有人會認為,許多學生仍在跟學校配合上課,許多老師依然授課,不為所動。我們承認,運動絕對有更趨完善、更具抗爭性的方向,但在那個時空的香港,我們已經盡力了。能夠號召一萬三千名大專生齊集中大,罷課口號響遍山城,中大百萬大道擠滿人群,這已成為力量飽滿、學子對政權的咆哮。
9.22至9.26五天大專生罷課,以及9.26中學生罷課,將抗爭理念融入當時較有社會意識的學生、投射進大眾目光中,其間舉行的遊行、狙擊,雖談不上是成功,但累積了經驗之餘,也在社會展露了蠢蠢欲動的反抗潛能。
7.2留守遮打道、9.22大罷課、9.26重奪公民廣場、9.28雨傘運動,一切都在社會脈動的焦躁和對政權的不信任而衍生出來,互相層叠在一條時間線上。9.28無疑是值得港人銘記的一刻,它象徵中共爪牙肆無忌憚的在港亂舞、它象徵一代港人義無反顧的守衞我城,也許亦代表了香港的沉淪,港府的無恥。但9.22,無論是罷課在組織上的嘗試、教師與學生大規模的合作、史無前例的巨型公民講堂系列,都應在香港歷史上留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