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香港電台;周曉揚攝)
(1)
「上水人上水事」及「本土同盟」再次發起「光復上水」行動,這次他們要面對的輿論跟以前不同,一來因為政府已實施「一周一行」,算是讓步;二來零售數字不佳,零售業正面臨壓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指行動不負責任,打擊內地旅客來港消費。影響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是必然的,但有旅客來港消費是否否好事﹖這點其實需要思考,不能單以零售數字取代思考。
(2)
近年政府在論述製造方面,不斷將權利與責任分開。當經濟形勢向好,大部份市民分享不到經濟成果,但在經濟出現危機(甚至只是小問題),普羅大眾卻要肩負沉重責任,甚至要作出犧牲。一個藥房偏佈的地區,商鋪不再是為本地人服務,即使製造了就業機會(不代表沒有藥房就沒有就業機會),但這所謂的經濟成果其實不能落到普羅大眾的手裡,而對生活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藥房當然會抱怨「光復上水」行動影響生意,而他們的收入需要犧牲上水居民的生活,何者優先﹖當蘇錦樑指行動不負責任,我們更應該問:有誰向上水居民負責﹖
批判地理學家大衞‧哈維(David Harvey)提出「城市權利(the right to the city)」的概念,指居民有改變及創造城市及其生活的權利。特區政府不會提出這權利,因為這種權利有違城市的運作邏輯,也不符合政府一直推行的一種發展觀。大衞‧哈維在《The Urban Experience》一書就曾以金錢、時間及空間三個概念去詮釋城市的本質及運作邏輯:金錢早已成為現代社會中改變及確定城市內的時間、空間、社會生活方式的決定因素;時間方面,居民的生活節奏都以賺取金錢作為基調;空間方面,城市的空間將配合資本的流通與生長。雖然大衞‧哈維的理論針對的是都市化過程,但對了解城市運作還是很有幫助。這種城市運作邏輯不會關顧居民的生活質素及感受,也不會讓他們有改變城市規劃的權利,因為一切是經濟為上。
為何居民沒有改變及創造城市及其生活的權利﹖這點需要思考及解答。在政府沒有提出答案之前,指責示威者不負責任本身就不負責任。政府在論述製造方面不停講責任,其實不過是在逃避自己應負的責任同時,洗腦般要市民忘記自己的權利。
香港,需要一種對「城市權利」的醒覺。
(3)
沒有水貨客的香港,不少藥房大概會倒閉,但這是否代表香港必亡﹖
經濟有增長就自然會有衰退,有機會也會有危機,最後關鍵的問題是究竟香港有沒有應付危機的能力。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易取代(可以取代,但不容易),因為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需要很多長年累月建立的條件配合,例如教育、法制等等。金融業長時間為香港帶來機會及優勢,是刻苦經營多年的結果,就算是上海想趕過也很吃力,近月內地「暴力救市」就損害了國際投資者的信心。可是,服務水貨客的行業又能否帶來這種優勢﹖進一步講,自由行是否真的如政府所講,是香港經濟的支柱﹖
讓電器店、藥房及名牌商店蔓生,最後受益的是付得起租金的資本家。長期依賴內地旅行帶來的收益,香港就發展不了其他有優勢的行業,從創意、多元化等角度看都是得不償失,遺憾是政府現在洗腦式的只講當前利益,不再作長期打算。一講長期發展,政府就只懂得講融合與基建。
香港並不是一個自由市場,至少即使我們有好的生意點子,都付不起昂貴的租金,而城市規劃講求一種單調的秩序,小販檔已成過去。擁擠的互聯網是創意的唯一出路,但這種出路也會令發展變得單一。香港早已失去活力,而這種活力可以讓我們在經濟衰退時走出困局。藥房倒閉不是問題,香港失去活力才是問題。
不讓香港人發揮潛能,逼使香港人依賴不長久的自由行收益,將長遠發展與不切實際的融合與基建劃上等號,這才是香港的死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