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六四26維園集會雜記

$
0
0

攝:Alex Leung

6月2日,我透過支聯會應邀到中學分享。面對有中四同學語帶憎恨地批評支聯會,不免難過。然而,不打不相識,無畏無私的交鋒,絕對是認識真相、互相了解的好開始。

「早熟」同學的發言令人回想:自己中四時,連新聞都未嘗用心讀,其時也未有fb、智能手機等劃時代通訊工具,遑論詰問「六四」所為何事,更說不上要消滅支聯會。而從2007年首次參加維園集會至今,期間香港遇上反高鐵、反國教、書生佔中、雨傘運動等等。走著走著,是否有些東西,自己也已淡忘?

或許日積月累,自視見得「世面」越多,上得「大台」越多,或在巴士的開篷上層待得越久,就會接不上地氣。因此,今年嘗試回到起點:想知「六四」真相和最新情況、想看看現場聚集的都是甚麼人、想悼念就義沉冤的人、想與不甘放棄良知的人,在一起。於是前往維園。

順著人潮(管制)走遍天后和銅鑼灣的團體街站。學生組織、各政黨、電台、人權組織、工人組織、反核的、親台組織、親共組織等,當中應該只有一個亮出招牌的政團是為了協助支聯會籌款而出現,即從公民社會的意義下驗證了「大部分人去維園不是為了支聯會」這多年來不爭的事實。

「幫得上忙就量力而為」一直是尋常義工的取態。乘著公眾認不出之便,走到協助個別攤檔派發刊物、將尋路的市民帶到無障礙場區、支援支聯會青年組檔攤的真年輕朋友。集會正式開始,便在無法進入足球場的人群中,一同參與。

結合fb網友的實時評論、whatsapp傳來的意見,一晚之間大致留意到以下項目,也希望略作回應。

一、集會變成雨傘運動續集?

從精神論,八九民運和雨傘運動的確相通:爭取自己的社會走向真正民主化。既然如此,在悼念死難者、支持難屬之誠意不減一分的前提下,同時扣連當下時空、非常切身的民主運動,倒是應然。

而從行動上,悼念集會溫和簡單,編排明確,適合所有市民參與(包括多項無障礙安排);百花齊放的雨傘運動則尚未真正完結:政改尚未表決。若言續集,實在小覷前頭的戲碼。

二、支聯會是否被雨傘運動騎劫了?

雨傘運動從佔領中環脫胎以來,的確備受部分溫和市民非議。但雨傘運動主要是學生團體和市民自行發動的,一則沒有學生騎劫過支聯會是年集會安排,二則若說支聯會被雨傘運動「騎劫」,也將支聯會的公民社會參與看得太狹獈:例如有否全面看過反國教和雨傘運動的物資、音響、執拾等,從那裏來?曾否在現場遇過一張張不是明星,卻熟悉到不得了的義工面孔,日日執頭執尾?

三、司儀不壓場、演唱没氣氛。誰之過?

其實幾乎每年都有各位置甩碌、N位嘉賓演講超時、「各位觀眾請坐低」爆音等千奇百怪的「突發」情況發生。說別人前,先說自己:2008年首次擔任司儀時舉手無力、嘴不對咪、唱「四寶」跟不上;2014年朗讀大會宣言時面目扭曲如江青,使媒體難以取材,也讀錯字,幸得梁耀忠在旁糾正。

但這無關宏旨。對於網絡有意見認為「下年換左佢地啦、頂唔順咁既安排」,實不敢苟同。雖然多方已同意今屆集會主題拼湊,結構不嚴,容易令人分心。但「換左佢地」,那誰能累積經驗以改進?若呼喊「支聯會老化喇,換年輕人上啦」,卻不給予舞台人員主動實現薪火相傳所需的緩衝期,則令人費解。

發言、演唱流暢,固使人易於投入。但回到基本,參與者務須記住三點:

*台上那群人,與你我一樣是義務參與者。不同的是,他們工餘課餘拖著疲乏身驅,勇敢站台主持,面對逾十萬市民,面對多國媒體,面對自己的掙扎。

*集會不是做騷,勿錯置焦點:雖然異軍「六四真相」斥責集會是做騷歛財,但支聯會每年公開的核數財政報告和全年工作報告,已證其實。「收工男」無視公開資料,又不敢認真參觀紀念館自己翻閱資料,總之無限loop「要求李卓人交代」,到底誰有騷錢?而指斥演唱民運歌曲等同「唱K」的朋友,請別讓人捉到閣下以音樂抖擻自己精神、撫慰自己心靈的時刻。否則,雙重標準、以偏概全的恥辱柱上,又多一筆。重回低網領,有朋友說演唱者水準不足,個人則希望近年立足街頭的「六四報哀音」成員可就集會之音樂部分給予意見,甚至與舞台人員協作。畢竟,民主或唱民運歌曲,都不是一個人的事......

四、大學生講話時,群眾開始離開。

學聯首次不出席集會,可以理解;中樹理城(頗像日本人名)挺身出席。只要流程能配合,則讓各校代表向市民直陳己見,大會應以配合。當然,落場時「照舊」,嘉賓幾乎都超時。連續四段近齡、近背景的發言,確令人可能突然記起:第二天要上早班,遲離場交通很不行,故先走一步。心同在。其實因交通安排和翌日工作考慮而發展出自行退場機制的港人,才有資格怒吼「六四是很遺憾的事」。

中樹理城朋友的演講技巧,固可在將來不同場合改善,但發言內容及其後義舉則為一眾網民讚嘆,也是事實。至於焚燒某黃色刊物正本一事,學生代表早已知會主辦方;主辦方則希望學生在留意參與者安全的情況下焚燒該黃色刊物,學生亦已做得到。據聞曾有常委請纓獻上《禮義廉紅書精裝版B.L.》供學生焚燒,但未獲學生理睬。

五、六四集會變質了?

這個問題應是由較年長的參加者提出的。我的回應很簡單:諸君堅持多年,應不是為了自我感覺良好,而是在無力感的籠罩或樂觀的展望中,戮力保存民主火種,讓時代選中的新生代將之迸發。是故,在傳遞真相、悼念死者、支持生者不變的前提下,如果集會,乃至於支聯會的工作有所「變質」——朝著更適合新世代的方向革新,倒底要不予接受,抑或敞開雙手,如丁子霖所言,讓「他們」試試呢?

這個本來是老問題,大抵十多年前已有人批評。只想重複中學時校長的話:切勿起步太遲。

六、今年沒有唱國語歌

的確應該要有。即使完全不談中國人,台灣、華語世界、不懂粵語但略懂國語/華語的其他種族人士,可以透過國語歌,多一分了解現場港人的基本情操。選曲則是另一個問題,如果要從多年經典著手,香港女兒梅艷芳、日人女神鄧麗君等的支援民運歌曲,不愁沒有合適的。

七、集會人數是否被「分薄」了,今年集會人數是否少了很多?

除「遲到早走」、看直播等如同在的時代興起,林忌的圖表也可提供一個客觀分析切入

八、常委遇襲受傷

中國人浦志強因參加六四研討會而被羅織罪名,繼而判重刑。而自稱本土派人士在維園六四研討會期間衝擊現場,期間至少兩名常委受傷。當事人的犧牲也許無法比較,卻是同樣被制止參與六四研討。這是在剛過去的6月4日,最為失望的一件事。

鄭重聲明:支聯會有發言人制度,本人不是支聯會發言人,所有野不代表支聯會。並且支聯是有數名年輕常委,更有支聯會青年組的執委們。除我以外,俱是良材,傳媒有事請也找他們,請勿順手傳開個手機號碼,就費事發掘。合十。

拾遺:關於「扣連當下」的想像,出自2008年大學時期《學生報》學兄的指導,並從2012年起在六四紀念館任臨時工時不停對學生講要「扣連」,內部則向不同人士請求加強「扣連」。連同一籃子意見,若干時間後,求之不得,硬著頭皮辭職,以參選常委。常常想學 Rachel Berry 罷氣衝出房間,但很少發生。口說要嘗試賺錢糊口安心,手卻在做別的事,不做丁點就睡不著。正廢青。幾年來的關鍵意見,總的都是不得要領(先扣自己200分)。但時至今日,即使自己不再講,民意似已使之走向成真,特別在青年之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