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愛與和平」之外呢? 記兩次大組討論

$
0
0

IMG_4978

(獨媒特約報導)「愛與和平」是佔中三子講完又講的原則。陳健民在簡介會上大加闡釋非暴力公民抗命的概念,指出「不要摧毀或羞辱你的對手」,又希望參與者「用意志發揮愛與和平的力量」。不過更多參與者真正想知道的卻是 : 「愛與和平」之外呢?首次商討日的兩場大組討論中,參與者踴躍發言,參與者提出的問題如雨後春筍,包括應對鎮壓與警方暴力、佔中的實際原則機制,以及所謂的共識問題,如何將運動帶到基層等。

愛與和平 VS 暴力鎮壓?
佔中運動雖然強調非暴力及愛與和平,不過和平的公民抗命對於當權者所言,是一個犯法行為,並不能確保當局不以暴力鎮壓。社民連曾健成認為,有必要清晰教導參與者在面對警方拘捕時千萬不能掙扎還手,以免被扣上罪名。Hall 1 首名發問的參與者則提出若中央出動解放軍拘捕戴耀廷等佔中靈魂人物,整場運動將難以持續。即使只由警方使用催淚彈,也已經會對運動造成一定的打擊。在 Hall 2 會場,曾被中共監察的程翔更指出中央早已注視佔中行動,3月27日佔中三子宣佈信念書時,就有兩艘解放軍的軍艦駛到維港以炮口對準中環 ,訊息清楚。程翔更提到今日(商討日當天)更有解放軍的軍車在市區巡行。一直有參與社運的歐陽東延續程翔「鎮壓」的問題,認為除解放軍之外,更切身的是香港警權的問題,目前很多社會運動已經受到警方打壓。

WP_20130609_006

爭取甚麼特首及立法會普選方案?
參與者提到佔中的原則問題時也有不少分歧,認為「愛與和平」充其量只可作為一個振奮人心的口號。先有圍繞普選方法的問題,有參與者指出若國際人權法與基本法對普選的定義有分歧,則不知以何者為準 ; 提名委員會之設立與規則亦問題重重,因為自2007年後,要修改基本法附件一中的有關規定需得到立法會議員三分之二通過,令部分參與者憂慮這會使最終的「普選」並不是一個公平的制度;佔中運動集中行政長官的選舉的辦法,尚未就立法會普選的問題進行討論,有佔中參與者便憂心政府會鋪路干擾2016年立法會選舉,致使2017年的行政長官普選也變得不公,要求盡早商討有關2016年立法會選舉之事宜,強調必須一併爭取2016年立法會普選。有發言者直言不能接受2020年才取消立法會功能組別。保衛香港自由聯盟的韓連山則擔心行政長官的普選方案中,基本法所提及的「提名委員會」造成的不公。

公投、談判、出賣
網台主持黎則奮則重申公投的重要性,他指出原定佔中七部曲裡包括在方案不被政府接納後,採取電子投票,並讓一個超級區議員辭職,發動變相公投。他形容這是佔中賣點,是一場在普選之前「讓全香港市民可以直接表達到民意的行動」,懷疑此行動會否忽然取消,要求佔中運動予以交代。

最重要的擔心是佔中運動會否與中央談判,Hall 2 便有發言者指如何確保佔中商討的方案是最後堅持的結果,她表示「很害怕政改(2010年民主黨與中聯辦談判)的事再次發生。」全場鼓掌更烈。佔中發起人之一朱耀明的答案也令人更加質疑,他表示佔中運動不會和中央談判,因為有票的是立法會。

DSC_0293

運動的目標是?
參與者對佔中的目標、性質、組織與時間表均有頗多討論。查鍚我問及佔中的目標,認為難以定出成功的定義,即使商討日能生產普選方案,但不得市民或政府支持也是徒勞。前香港人網行政總裁林雨陽認為,要眾多參與者達成一個方案的共識難以實行,他提出只需拒絕某些方案即可。「夾實佔中」發言人快必也認為教導市民分清好壞方案比「落實方案」、「愛與和平」更重要。

故此,放下分歧或鞏固泛民陣營,或許是較可行的「共識」。有參與者認為會上的人各自有不同信念與主張,但最重要是以佔中為契機去放下一些分歧,為民主奮鬥。黎則奮指不同主張的派別進行意見交流是寶貴經驗,在進行任何民主運動前,泛民陣營中必須達到共識,而是次討論至少能在泛民內取得最大公約數,亦是一次妥協。

運動時機對嗎?
另一個爭議是運動的時間表,有參與者認為普選方案可推到第三次商討日再行議論,但也有兩位參與者發言,認為必須盡快討論普選方案,以作佔中的基礎。另一參與者也關注佔中時間問題,擔心兩次商討日相隔太久,缺乏效率。有參與者主張不須等待下次商討日才行動,應坐言起行,盡快回到社區推動佔中討論。另一參與者提到突發事件,指若今年七一遊行已有支持者預言佔領,質疑佔中應跟隨時間表或扣連現實政治變化而行。此外,亦有參與者質疑運動組織化會背離佔中本身由下而上地爭取民主的原意 。不過 可是亦有參與者指,現時佔中原則不清晰,實難擴大規模。

忽視基層?
目前,佔中的弱點不止在於參與人數少,致命傷是不能推廣到基層。不少參與者認為佔中運動是「離地中產」運動,難以令得基層市民支持 ,假若他日傳媒不再支持佔中,便會使行動變相被凍結。黎則奮表明是次商討日「無代表性」,因為在場八九成是民主派,根本不能得知基層市民的意見,他認為其中一條出路是邀請其他泛民團體參與下一次商討日,拉闊討論層面。前中大學生會會長施城威指出,今次商討日的50頁文件,對很多市民而言根本難以消化。

普遍參與者認同佔中必須與民生社經連結,才較有機會獲得普羅大眾關注。港大教授司徒薇認為佔中運動要連結其他議題如民生問題,令他們認識民主的重要性。民陣警權組王浩賢認為讓運動成為全民運動是最為重要,讓他們的議題成為佔中的一部份。其中一位參與者張先生認為很多市民誤解佔中為一個破壞香港經濟的運動,需要向他們澄清爭取普選能改善目前權貴橫行的局面,為長遠經濟努力。其他參與者亦認同佔中不能再停留在「所謂經濟立場中立」的定位,而需要論述行動與基層和民生的關係,以免令市民誤解佔中是一場「自己感動自己」、小圈子式的「圍威喂」行動。

除了缺乏公眾支援外,也有參與者斥責佔中缺乏機動性,指目前梁振英政府屢有失誤,實乃可供利用的「彈藥」,以拉攏市民支持佔中,但因佔中行動反應太慢,常錯過時機,強調要「活化政府給我們的彈藥」,爭取民意授權,抗衡政府或傳媒日後可能採取的凍結手段。

第二次大組討論時,參與者也就商討日流程提出不少意見,如有人提到可否即場登記、小組比大組討論為佳、分組討論出現混亂、多次入錯房間。有人表示小組時間不足,此外大組討論與小組討論承接不清楚,有些在大組曾提出的幾點可以在小組集中討論。

總結首次商討日的兩場大組討論激起參與者熱烈討論發言,但佔中三子不能即時給出解決方法。佔中發起人戴耀廷總結,強調是次商討日的目的是訂立議程而非找出答案,期望參與者將今日的討論帶回社區,推動商討文化,一旦商討文化植根,日後政府進行諮詢也至少需要與商討日一樣。

編輯:黃俊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