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學聯是屬於香港人

$
0
0

離校十三年,從城大學生會到在學聯日子,學會社運的種種,學聯,學到比學生會更多,文化、藝術介入社會、參與規劃落區,走入基層的抗爭。印象最深,學運不獨是爭取一間大學餐廳的飯餸質素,也不是目睹葉劉在城大說︰「希特拉都是民選」,而是2003年。一群各大院校在同一綠色的旗幟下,汗流浹背,擠擁在中央圖書館的網球場,等待出發遊行。烈日下,瘋狂的拿着大聲公,呼喚「反對廿三」。十二年後,綠色的旗幟還在,加上黃色的雨傘,誰堅持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下去,學聯少不了。支持學聯,一代一代的大學生離校,各散西東,在社會中浮沉,唯有學聯的理念卻未變,繼往開來,立足本港,為民主和公義奮鬥。

學聯多年爭取不只是學生的福祉,而是社會的利益。大學生立足社會,代表社會的精英,入學的同學只是同輩的18%,時代的呼喚,幾代人的社運努力不能斷送在幾句口號手裏。退出學聯,又如何呢?港大、理大和浸大的學生變好了嗎?港大依然是李國章當校董,浸大還是畢業禮打壓學生言論的陳新滋作校長當權,問題不在學聯身上,而是製造問題的人。

社運成功從來需要累積,不能一蹴而就。兩周前,跟三藩市的社區藝術家談天,說起六十年代的學聯前輩Mabel Teng在美國社會貢獻良多,七十年代跟馬丁路德金等人一齊參與平權運動,冒着警棍揮下,抵抗三藩市唐人街發展收地,發展首個華人藝術中心。當選美國首位華裔女性市議員,頒下全美第一張同性戀結婚証書。學聯影響不止在香港,也有美國的社運。

退出學聯,懲罰付出的同學,忘恩負義,何時變成大學的核心價值。推倒學聯,下一步,難度再推倒學生會,大學組織變成單獨個體,社會土崩分離,損失不只是學生,也是公民社會,上年最有影響力的團體學聯倒下,影響跟袋住先夠票過關不遑多樣。

作者分別在2003及2005年為城大學生會幹事會成員、評議員,2003至2005年活躍於學聯工作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