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1996年出生的臺灣人江旻諺,與黃之鋒同齡,不會講粵語,是港大《學苑》新莊副總編輯。這個吃飯前會拍下食物的照片發給爸媽報平安的少年,卻有著超越年齡與外表的社運經驗。他支持臺獨,16歲成立異議性社團,在校園內開展政治討論,18歲參加太陽花運動,19歲來到香港投身雨傘運動,在金鐘睡草地,搬鐵馬。被2014年9月以「香港民主獨立」為主題的《學苑》吸引,他在今年2月正式踏入這家被特首梁振英點名批評的學生刊物,並獲得相當的話語權。
自《學苑》被批之後,這份學生刊物的每一期內容都能引起社會關注。而在江旻諺之前,曾任副總編輯的有學聯前秘書長周永康,支持退聯的陳雅明,以及在 Facebook 公開表示支持港獨的王俊傑。以臺灣人身份入主《學苑》,江旻諺對香港有著自己的觀察。
身披黑布的「異類」高中生
江旻諺出生於臺灣臺中的一個平凡小康之家,父母皆為政治冷感的臺灣本省人。2012年,發生在臺灣苗栗的華隆罷工運動,使他第一次感受到社會運動帶來的強烈衝擊和興奮感。在那年參加的人文及社會科學夏令營中,他認識了一位放浪形骸的左派營員,每天身披黑布,上書「華隆罷工已經第×天」。
兩年後,太陽花運動爆發,他也成了那個身披黑布的少年。
2014年3月18日,像許多不在臺北的普通高中生一樣,江旻諺在電視直播上看著行動者衝進了立法院。第二天,他自己一個人用油漆在黑布上寫了「反黑箱服貿」五個大字,披在身上去上學。中午,他以出去倒垃圾的名義,在校園內晃了好大一圈,被學校的教官(國民黨黨國體制遺留的軍人)見到,彼此爭論了一整個中午。過了一晚,他再回到學校時,不再把黑布披在身上,而是將兩塊黑布分別貼在了教室的前方和面向學校大門的窗戶上。他所在的私立學校傾向保守,他的行為引起一些騷動。但通過與公民老師(類似香港的通識科老師)的溝通,他最終成功在校內舉辦一次論壇,邀請了一位知名的反服貿網絡寫手出席。
而此時,太陽花運動已經進入第二個星期。為了參加臺灣大學的入學面試,江旻諺終於有機會由臺中來到運動的中心──臺北。他住在背包客棧,和從前在夏令營認識的朋友一起去參加太陽花,趕上了整場運動人數最多的時候。他不斷被問到「為什麼要支持這種違法的行為」,而除了對社運團體的信任,以及認同服貿協議缺乏正當的法援基礎以外,他對服貿協議的內容其實一知半解。他在等車的時候用 iPad 很認真地看服貿的條例,看得很辛苦,卻沒有完全看懂。「大家都是邊參加運動,邊成長。」運動使他更願意去公開討論和表達自己支持臺灣獨立的立場,也開始嚴肅地思考有關中國的議題。
而此時的他還不知道,幾個月後,他的社運戰場將由臺灣轉向香港。
「從香港可以看到臺灣的未來」
在買飛機票的時候,江旻諺已經知道一來香港就會遇到大型的社會運動,有一點點興奮。在此之前,他曾在 Facebook 上見到臺灣社運圈的朋友發佈有關香港的消息,看過佔領中環的幾個方案,也了解香港曾有一場反國教運動。9月,他踏入港大,從月初的校內罷課論壇開始,正式進入香港的社運語境。
對完全聽不懂粵語的他,香港的同學熱情地幫忙翻譯,給予相當大的包容。但在9月26日以前,他並沒有真正地參與罷課,只是去添馬公園晃一晃,看一下流動圖書館。「那時候覺得不是自己的地方,沒有那種原始的衝動。」但在9月26日學生衝入公民廣場,越來越多人衝出夏愨道的時候,他還是去了,而且站在最前線幫忙搬鐵馬。他沒來得及表明臺灣人身份就不假思索地用普通話和戰友溝通,大家聽到都嚇了一跳,但很快又忙著行動。當晚,他睡在添馬公園的草地。
「這是一種參加社運的習慣吧。」江旻諺說,「我看到運動了,會先去參加,然後再思考要不要退出這個運動。」他並沒有退出雨傘運動,因為「總覺得從香港可以看到臺灣的未來。」儘管從去年9月到現在,他學習香港歷史,參加雨傘運動,認識香港社運圈的朋友,寫許多關於文章的文章,但他還是有一種距離感在。「我把自己的政治原則投射在這個運動上,但我有強烈的臺灣人認同,並沒有把自己當做香港公民來看。」也許在情感上有香港認同的產生,但在理智上,江旻諺希望通過觀察香港,最終去解決臺灣的問題。而不論出於何種理由,他在香港的社會運動上傾注了大量的時間,並在運動期間決定加入《學苑》,寫關於香港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