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又轉涼,想起兩年前的今日,也在同樣清涼微雨的晚上,在葵涌貨櫃碼頭開始,長達40日的碼頭大罷工。那是我第一次落力投身支援大型工運。
如果要選一樣工潮留下的最重要經驗,我會說是「工運政治化」的方向。
不利罷工的香港經濟結構
香港搞罷工不易。除了因為極缺乏工會權、談判權、罷工權此勞工三權的法律保障外,更重要是香港的經濟結構,非常不利產業工人罷工。香港作為以服務、金融、旅遊、貿易為主的結構,不是傳統的大工廠生產模式,難以做到廠房組織打工仔的工作。而香港這些服務行業亦 favour 一種員工對客人/老闆的順從心態。打工仔在公司受壓,通常都不會在職場去做罷工抗爭。
但是,香港打工仔普遍是感到政府及老闆對他們的層層剝削的,例如質疑為何分享唔到經濟成果?為何要肥上瘦下?為何買唔到樓?為何人工跟唔上通漲?為何要起大白象基建但都唔改善民生?隨著近10年表面的GDP愈來愈好(主因聯繫匯率及信貸泡沫),民怨的累積也愈來愈大。
非政治化的「勞資紏紛」到樽頸
結果工潮就先爆發在壟斷性、產業規模較大的碼頭業。本身碼頭工會及工友,對於將工運提升到全香港的層次,是有所保留的。有部份工會朋友希望將工運限制在「勞資紏紛」的角度下,預期李嘉誠等資方會有所退讓。但此策略在工潮持續3日仍未有進展下,由於內部罷工人數已到頂,力量未夠,行不通。
「工運政治化」─ 全香港人的層次
因此,我們就向「工運政治化」的方向發展,提升到全香港人討論的層次。碼頭工人受到的剝削,其實同樣是反映香港市民普遍的情況 ─ 人工低、工時長、在吊機做48小時毒撚、被老闆屈。香港人普遍更早已被李嘉誠「日日剝削、日日賺」的地產霸權蹂躪。689又剛上台大半年,卻完全沒有履行其改善基層生活的選舉承諾。香港人感到不滿,但又不能在自身職場宣泄,唯有在政治的層面爆發出來。
在共同的敵人下,「香港人反對無理剝削」便成為了這個全港性運動的方向。我們要求689政府盡快介入工潮,亦動員學生、學者、市民、社會輿論領袖、文藝界在各陣地支援,將事件不斷在社會上發酵。不少市民感到鳴,改善碼頭這個血汗工場,也就是要求改善香港人的工作及生活。
打贏李嘉誠及政府,是當時香港人的共同願望。所以才會在短短罷工40日就籌得1000萬罷工基金支持工友,亦能夠多次動員幾千人。這根本是當時民怨累積的爆發。去到中後期拉鋸戰,支援的市民之中更發展出一種「不能令香港人絕望」的想法,在絕處之中都誓要打贏資方。最後罷工終於逼令資方加薪9.8%。至2015年的今日,這兩年間總共加薪近20%。
「工運政治化」其實就是香港打工仔集結力量的過程。單一職場工友的罷工力量相對李嘉誠等大老闆的力量是微弱,但政治化後,就能捲動更大的社會力量。我估,這也是對之後勞工運動或社會運動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