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文字生花開遍地 便條簿傳揚民主訊息

$
0
0

雨傘運動的集會在第七十五日宣告結束,但雨傘運動並未結束。離場之際,集會的眾人百感交集,在夏愨村內建立的情誼固然讓人留戀,然而我們真正不捨得的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不捨得香港逐漸成了一個極權無法無天的「中央直轄市」。雨傘運動期間,集會人士各司其職,在短時間內在金鐘建構了五臟俱全的小村落,藝術作品遍地開花。十月初建築設計系學生智豪與他的老師Carol製作印有民主訊息的便條簿,為雨傘運動的傳播出一分力。


Carol和智豪希望便條簿能如「號外」般打破資訊流通上的隔閡。

在古代電影中我們常見到小書僮背著「號外」小單張走到人群中,隨手向天一拋,把突發的消息、公告帶到人群中。便條簿的設計概念,正正源自「號外」,Carol和智豪希望透過便條簿打破資訊流通上的隔閡。Carol憶述有一次到餐廳進膳,電視正播放著雨傘運動的新聞,部分食客不往責罵著集會人士,女侍應在旁附和著,Carol一直沒有作聲,直至結帳時她問女侍應佔中對她有何影響,女侍應卻答不上話來。Carol對人云亦云的風氣感到十分無奈,但亦不希望跟反佔中人士正面衝突,而便條簿當初的目標閱讀對象就是在社區內的反佔中人士和「沈默的大多數」,及後推及至社會上支持民主運動的一群。便條簿的設計製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野都費事講Memo簿」,內容取材自網上與民主有關的熱門語句,印於便條簿的中心位置;第二階段為「Whatsaid」,內容取材自有關民主理念的名人金句,套用在類似Whatsapp對話版面上。


「野都費事講Memo簿」前期封面由智豪手繪。

在金鐘遇上智豪當晚,是十一月中旬,當晚我們對於局勢發展仍未有一個預算,不知道何時會清場,行動未升級,更加過份的濫暴濫捕事件並未出現,如暴風雨的前夕,平靜中螫伏著暗湧。智豪帶了十幾本「野都費事講Memo簿」靜靜地坐在連儂牆前。「野都費事講Memo簿」前期封面由智豪手繪,後期封面則印有「野都費事講Memo簿」字樣,內容沒有艱澀難明的政治用語,只是透過網絡金句言簡意駭地帶出現時我們正在面對的情況。「有得出聲就好出聲喇。以前喺鄉下文化大革命,個地主仔成日畀其他小朋友打,打到攰佢哋先停,畀人打都冇得出聲,真係好陰功,個小朋友無罪咖。而家唔出聲,我怕你哋第日冇得出聲,你哋啲仔女都冇得出聲。唉,總之小心啲啦!」經過的集會人士蹲下翻揭著印了網絡金句的便條簿,撕下一張接一張便條紙,或整本取走,不少都表示會派發給身邊的朋友。Carol指出反佔中人士當中部分知識水平不高,對政局未有深入的了解,很容易聽信一面之詞就盲目地反對佔中集會,或有一些市民其實並未能從媒體上接收雨傘運動的消息,極端而言連電視都沒有看,成了所謂「沈默的大多數」。由此,Carol和智豪希望透過「野都費事講Memo簿」中簡短易明的字句能讓反佔中人士有一個反思的空間,亦讓更多人了解集會人士的想法和現時的政制漏洞。


「Whatsaid」可以讓使用者「上交古人」。

在派發「野都費事講Memo簿」時,有集會人士向智豪表示便條簿並沒有可供使用者書寫的空間,或因而令其未能發揮便條簿本身的功用,讓人們可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智豪就此跟Carol討論便條簿下一步的設計方向時,偶爾留意到Wechat的版面,想到可以搜集一些名人民主金句套用在類似的社交通訊應用程式版面,「文字輸入」的版位便可成為了便條簿上的書寫空間,參考了Whatsapp和Wechat版面後,創製了「Whatsaid」。「Whatsaid」名字本身含意為「What have people said」,內容選取自多位名人包括孟軻、甘地、顧炎武、梁啟超曾就民主、政治發表過的話,智豪表示該些話語仍適用於現今的香港社會,如甘地提倡的「非暴力」,孟軻提倡的「民本為重」。使用者從名人曾說過的話得到力量同時,亦可「回應」他們所說的話,營造了感覺親切的「互動」。


便條簿封面插畫暗諷有關佔領人士使用攻擊性武器的無理指控

雨傘運動期間,社會出現了因政見不同造成的關係撕裂,不少人甚至在Facebook 「Unfriend」朋友,對此,Carol十分感恩雖然朋友當中亦有「藍絲帶」和「中立派」,但未曾有朋友因她分享支持雨傘運動的資訊而「Unfriend」或惡言相向,她誠言雨傘運動最初兩個星期心態上有不適應,因佔中變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和集會兩忙,十分疲乏,但想到如果香港有天變得像內地一樣,假貨、貪風、謊言充斥整個社會,就覺得此刻的堅持是必需的,此刻的「失常」是為了預防日後的「失控」,即使因要照顧家中年老動物的關係無法長期留守,仍致力透過跟智豪合製便條簿作持續抗爭。智豪指出雖然警方多次對示威者採取暴力,不免令人對警方有負面感覺,但矛頭仍應該集中指向政府,而非警方。

對於雨傘運動的「後來」,智豪的心態仍很積極正面,他認為運動的思想會通過各種方式繼續於民間傳播,民意會持續凝聚,與政府的極權抗衡,直至2017年再一次「爆發」。「野費事講Memo簿」仍會繼續印製和派發,Carol寄望簿上的一字一句都可以成為民主思想的種子。「隨年隨月,種子可能被曬乾死掉,但也可能倔強壯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