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日的佔領,隨著銅鑼灣清場而正式落幕。回望這兩個多月的運動,香港市民對抗爭的方式產生了新的想像。從零六年保衛天星皇后碼頭,一零年反高鐵包圍立法會,再到一一年多次的堵路事件,誰會想到今時今日出現大型佔領?面對新形式的運動,我們要以一個新心態去參與這場運動。當我們不再承認大台,強調只有群眾,不認同行完一日,明天準時上班的模式。怎樣的心態又能帶領我們繼續抗爭?信念,當然要堅定。但是要切忌「賭仔」心態。
每刻重新審視形勢
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當一名「賭仔」在賭大小,看見連續多局也搖出了「大」,他認為根據規律,下一局一定也是「大」。(也會有人認為「是時候」會出「小」吧。)當然,誰對誰錯,筆者不能得知下一局搖出什麼。只想這裡提出,每一局搖出「大」或「小」的機率是均等的。我們在每一局開始時都需要重新審視情況。同樣道理,運動每刻千變萬化,每一次接收新資訊時我們都應該不帶前設,重新審視形勢。如果帶有前設,認為堵路最後行不通,佔領不會發生。看見同路人被抹黑,認同「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對當事人採取懷疑的態度也是帶有前設的一種。只有每刻都重新檢視,從不同的意見去了解形勢,才是對運動有利的心態。
人數不是一切
再者,我們都應避免羊群心態。人家買「大」,你也買「大」,輸了也有人陪,好像沒那麼痛。在這個運動,人數當然是決定形勢的一大因素。可是,人做你又做,總之多人就事成,真的有用麼?多人的決定就是「好」?在這筆者想起對民主的批判,多數人的意見,不一定令公共利益得以保障。同樣,高人數的行動不一定有助實現共同目標。就更別說可能有些人,是為自身的利益而行動。作為一個參與者,我們應該為共同目標而行動,勿忘初衷。面對各種行動,我們應該細想會否和自身的信念背道而馳,再決定參加與否。這不但有助肯定自己的信念,而且假若每一位參與者都以大局為重,運動中某些的污點,或許可以避免發生。
別以錯誤的付出換來更大的失敗
當錢都輸光,某些「賭仔」總愛向高利貸借錢,希望把輸的錢一拼贏回來。總有好運氣的成功,可是十之八九的卻要付上一身睹債。面對形勢不對,我們不能死味亂衝。停下來,思考其他出路,也許會帶來新的轉機。在佔領後期,運動進入膠著狀態,參加人數節節下降,民意逆轉,退場的呼聲愈來愈高,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事實。如果我們都忽略這些因素,在清場時強烈抵抗,流血事件必定發生之餘,未來的路將會更加難走。常聽說,這場佔領只是一場戰役(Battle),爭取民主就是戰爭(War)。如果我們衷心希望著民主,就別只看一兩次戰役的成敗,又或者現階段判斷這次的成敗其實太早。認清現實,把力量放進對的地方。到某日,再讓我們重聚。
抗爭,不是賭博。我們是時候離開賭場,返回社區。把民主的種子放在每一個人的心坎內。同樣是深耕細作,我們年青創新的一代,可以以全新的方式在社區宣揚民主理念。命運自主,摒棄過去政黨的守舊方法,自己建立新的一套方法,務求把佔領區中,美好的生活模式變成現實。It’s just the begi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