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一種想法:「沒有完美的運動員,只有心急的旁觀者。」
成年人在著急,他們都希望學生是完美的智者,知進曉退,洞悉世情。越來越多人說,學生拖太久了,他們從支持變成不支持。我心裡疑惑,原來我們的群眾當認為策略出錯就會放棄理想,那麼這種理想是否根本與自己無關?到底,年輕人的有勇「無謀」,比起成年人的「有謀」無勇,誰的成功率較大?
是的,若我是今天的我,會主張先撤後議。然而,若我是二十歲的我,才會有膽量站出來。這兩個「我」,活在不同時空。就像餐廳套餐,A餐只連可樂;B餐只連橙汁。
從來,沒有完美佈局、沒有聖賢軍師、靠著走冤枉路來不斷摸索,這才是踏實而有血有肉的歷史。面對變幻莫測的大時代,即使是成年人,又何嘗不是門外漢呢?
這忽然讓我想起了吳越之爭的故事。越王勾踐在吳國為奴三年後回國,相國范蠡部署多年,養精蓄銳,近二十年後才作出反攻。出兵之時,范蠡本屯兵集結洪澤湖,等待吳王夫差在黃池盟會後帶著遠征而回的疲憊之師經過,再以水陸夾擊,將之一舉殲滅。可惜,勾踐在姑蘇城終日猜忌不安,臨時把范蠡召回。錯失進攻良機,夫差得以喘息,越國繼而再花了兩年時間才彻底取勝。
停頓、部署、走冤枉路,只要方向不改,還是有可能殊途同歸的。
在歷史巨輪下,人其實極渺小。這一點,我們不斷說,但沒幾人真正接受。比如說,若我們的眼光還停留在這場運動的所謂「結果」……
我想,雨傘運動最為深遠的意義在於喚醒了九十後的年青人。目的已經達到了,如何退場,應不至於影響到日後這一群中堅份子的思維。根據民調,本港的老年人傾向反對佔領,年輕人則有九成以上支持。在中年人的群組中,支持佔領的人只是略高於反對者,最近更有逆轉之趨勢。這樣的數字,恐怕並不足以支撐到達致任何政治現實的改變,至少不在目前這一刻。社會的反對聲音,不管原由,都是民意。畢竟,怎樣的群眾,就有怎樣的政府。要成功確立民主制度,必先要有民主覺醒的人民。
爭取民主是一個極為漫長而醜惡的過程,沒有居安思危的覺悟、沒有遠大的著眼點、徘徊糾纏於一役半仗之間,未免不著邊際、因小失大。放眼香港,很多生活安逸的人只求守法,對不公義不道德甚至麻木,這樣的社會很難凝聚壓力讓執法去到以法達義的境界。 我看到的可悲現實是,當成年人並不渴求民主,民主便不屬於這一代人。也許是飽漢不知餓漢饑;也許是中國人短視;也許是,我們根本不配……
沉睡的人,很多還沒醒過來;裝睡的人,永遠無法清醒;然而,被喚醒了的年輕人,正在這條荆棘滿途、尤如迷宮的路上在對對錯錯間不斷摸索。
有一天,我們的九十後會成為香港的主人翁。只要理想不變質,到了追求民主的人終於成了社會的大多數時,抗爭才真正有希望。
途長路遠,望適時歇息,為了走更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