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社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請問佔領以外,還有人在爭普選嗎?

$
0
0

文/吳國偉宣教師 春天教會

佔領運動經過一個月,在政治制度的層面能夠產生的影響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學聯與政府的對話,只換來一句安慰「明天會更好」以及一個分享平台,很多人都開始去問如何進行「軟著陸」。然而我們要小心不要掉進「佔領應該如何走下去」這個問題框框,這個框框可以借用心理學的「隧道效應」來理解,這種隧道效應使當事人以為眼前唯一的光就是出口,忘了身邊的「牆壁」只是我們在認知上的心理投射,客觀並不存在。這個框框之前以「中港矛盾」這個標籤限制了某些左翼朋友的思考,上星期又影響了佔中三子的「公投誤判」。

真正的問題是甚麼呢?是真普選,是民主,是反極權,再具體一些可以是反人大831那三度閘。過去的佔領運動其實是一個在爭取民主運動策略以外的意外,是bonus,她引起好大的價值反思,引起好多人成了「行動公民」(active citizen),引起好多人的本土身份認同。這些都非常值得肯定,需要深化組織成為有延續改革的政治實體,例如政黨。這是為將來的香港要有一個有實力面對極權政府及其代理的公民社會而鋪路的。

然而我們必須理解,這些佔領者大部份都是原來六成人口的泛民支持者,這個雨傘運動,會讓這個「六四黃金比」有所改變嗎?這是對這場社會運動持樂觀態度的人必須要問的。這裡有好多工夫可以跟進。

反過來我們應該跳出佔領運動,回到原初爭取普選的位置。這些年來在遊行示威以外,較為有創意而且產生一定改變的民主運動形式,只有五區辭職變相公投,以及「佔中搏奕」(戴耀廷原意只是增加對話籌碼,這個目的由去年已經取得成果,直到8月31日人大落閘)。為民主發明更多新的爭取方法,是今天民主派政黨議員最重要的責任。

所以我們不要讓泛民的立法會議員走數,他們部份走進佔領場地進行緩和局面,並不是最關鍵的;而某些議員在立法會中進行「不合作運動」,亦並不能直接針對民主運動產生明確果效。

有人已經提出要何俊仁辭職公投推進民主運動,議題就是要人大收回三度閘,這在林鄭提出「民主就是少數服從多數」之後,更加應該進行,同時亦推進公投立法運動。

更深的不合作,又有人提過,就是所有泛民議員及佔領人士設立影子政府,用我們80萬人投出的方式,選出一個影子特首,再由泛民議員進行民間政策辯論。這個影子政府要成為現政府的眼中釘,天天揭示給全世界知道現政府的合法性、施政論政的水平的問題,挖這個極權政府的根。

至於佔領運動,佔中三子已經宣佈放手,我們也大可放下十月初對旺角佔領區的擔心,將佔領區交還佔領者。政黨有政黨爭取民主的責任,團體有團體的議題倡議工作,學者亦有自己要研究的公民社會教育課題。

一個月了,讓我們各就各位,莫忘初衷,為建立香港好好努力。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59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